在最近的成都车展上,一款宣布将搭载「无钴电池」的欧拉樱桃猫车型,出现在展台上。
无钴电池到底是什么?
无钴化概念曾因马斯克的言论成为热门话题,但市面上所谓的无钴电池,已经偏离了本质的概念。「无钴电池」应为三元材料去钴后的电池,解决三元材料需要钴这种昂贵又稀缺的稀有金属,同时又能因此而提升能量密度。
这款电池实际只是换了另一种不含钴的正极材料,不是真正的「无钴电池」。
与蜂巢能源相比,特斯拉的「无钴电池」还要更加粗暴,直接将常见的「磷酸铁锂电池」改称为「无钴电池」。因为,磷酸铁锂和尖晶石镍锰酸锂一样,本就不含钴。
要评判是否是真正的「无钴电池」,还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三元材料去钴后,能量密度也会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但蜂巢115Ah电芯能量密度只有240Wh/kg,只与早期的NCM523差不多,还无法与NCM811的304Wh/kg相比。
实际上,蜂巢能源所采用的尖晶石锰酸锂也不是一项新材料。它最早在1981年就已制得,虽然现在也有使用,但受到高温性能、能量密度、循环寿命限制,一直未能取代三元材料。
不过,关于这种材料的缺点,蜂巢能源表示他们已通过阳离子掺杂技术、单晶技术、纳米网络化包覆三项关键技术,改善了高温性能和循环寿命问题,可以实现规模化应用。
真正的「无钴电池」难度极高
一位电池产业资深分析师认为:「实现无钴是为了降低材料成本,但其实降低的幅度很有限。」蜂巢能源电芯研发中心总经理高飞曾给出具体数值:「无钴电池可以降低最高10%的成本。」
根据中泰证券研究所整理的数据,2019年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每度电的锂电池材料成本分别为506.2元和356.41元。即使按照高飞给出的10%最高降幅计算,磷酸铁锂电池仍有27.8%的价格优势。
无钴化路线之所以能一直保持热度,除了有以上因素外,同时还有另一方面原因:「无钴」伴随着「高镍」,这是当前提高能量密度的主流技术方案。
镍的作用在于提高增加材料的体积能量密度,但钴含量低的「超高镍」三元材料会出现锂镍混排,从而造成锂的析出,并且无法抑制镍的相变,降低循环性能。
锂电材料全产业链龙头杉杉股份副总裁孙晓东曾表示:「从技术角度讲,在镍钴锰的比例为8:1:1时,电池300 Wh/kg的能量密度已经达到天花板,这个天花板可能未来10年都无法突破。」
真锂研究总裁墨柯曾指出,高电压材料也是限制无钴化的原因之一:「如果成功去钴,三元材料镍钴锰则变成二元材料镍锰酸锂。镍锰酸锂是一种5伏级的高电压材料,对比3.7伏级的三元材料,由于电压增加,电量也可相应增加。」
Manthiram表示:「在现有工厂采用这种工艺应该很简单。」他们已成立了一家名为TexPower的初创公司,试图在未来两年内将无钴材料推向市场。
谁更像是「下一代电池」?
尽管无钴化是产业正在着力研究的课题,但在商业化主导的动力电池市场中,性能和成本永远都是一个需要平衡的因素。在这种背景的引导下,也出现了多极分化的新材料路线。
「固态」指的是电池面没有气体、液体,所有材料都以固态形式存在,从而也避免了液态电池在高温下面临的胀气、热失控等危险。相比于现有的电池技术,固态电池还具备能量密度高、体积小、柔性化等多项优势。
不过,固态动力电池想要量产应用还有比较远的距离。
尽管如此,从多家企业的规划来看,固态电池的商用化似乎已如箭在弦上,只是这根「弦」不知还要绷紧多少年。
伍德麦肯兹负责运输和流动性的首席分析师Ram Chandrasekaran认为:「汽车制造商也许能在2020年代后期将固态电池应用到汽车上,但它最初可能是展示这项技术的一个窗口,目前还不是一个可行的市场行为。」
至于同样被研究者青睐、并因宁德时代突然火起来的钠离子电池,其实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就已存在相关研究。但最初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并不理想,发展非常缓慢。2010年之后,一些新正极材料的开发,帮助钠离子电池在容量和循环寿命方面有很大提升。
可以看到,钠离子电池不是「高镍」路线的替代产物,它更多是一款经济型产品。
在实际的商业化动力电池市场中,已经度过了追求能量密度的第一阶段,以高性价比为目的电池,开始更被市场青睐。磷酸铁锂电池装载量提升也证明了这点,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动力电池实验室主任王子冬对此表示:「这是回归理性的做法」。
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是边际效用递减的过程。在现有的商业应用中,能量密度已不应成为首要关注的因素。蜂巢能源推广不含钴的新型电池、马斯克也多次站台磷酸铁锂,正表现出了当前的市场正需要在性能和成本间,更好的进行平衡。
(责任编辑:子蕊)
成立不到4年融资37亿欧元,欧洲电池独角兽和宁德时代抢客户2024-06-04 09:49
|
彭博新能源财经报告:锂离子电池储能势将面对来自新型长时储能的竞争2024-06-03 10:31
|
低空经济“起飞”,电池厂要讲“新故事”2024-06-03 09:48
|
氢能加速跑!2040年我国燃料电池车辆渗透率有望达到50%2024-06-03 09:16
|
前4月湖北出口锂离子蓄电池增长加快:企业发货周期平均缩短1天2024-05-31 18:56
|
日本电池战略:拽着液态 提着全固态2024-05-31 11:55
|
小商小贩多手倒卖,“退休”电动自行车电池去向成谜2024-05-30 20:12
|
超3000万钠电池订单签了!2024年十大钠电订单,最大赢家是它!2024-05-30 11:23
|
起大早赶晚集,欧洲动力电池产业何时崛起?2024-05-29 18:30
|
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筑牢动力电池安全底线——独家解读《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2024-05-29 0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