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锂电行业产销两旺,上市公司股价大涨。
2021年1~11月,55家动力
电池企业实现装机128GWh,同比增长153%。上游原料钴、锂价格创出三年新高,电解液原材料六氟磷酸锂更是供不应求、价格暴涨。在资本市场上,包含79家行业上市公司的Wind锂电概念指数,由2021年初的6200点一路飙升至11月末的12000点。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行业相关公司也纷纷通过增发方式融资,2021年年内已完成定增的9家上市公司募资合计256亿元,华友钴业(603799.SH)、和募资金额分别为60亿元、50亿元和46亿元;已公布的定增预案预计募资合计近千亿元,、和预计融资额度分别为450亿元、128亿元和60亿元。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向记者表示:“未来几年锂电行业的扩产应该会是新常态。一是因下游需求旺盛带来的扩产需求,二是技术路线优化、工艺技术升级的需要,尤其是有资本实力的大厂,更有增资扩产先进产能的动力。”
高歌猛进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锂电池的起伏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息息相关。
记者了解到,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开始大幅增长,产量从1.25万辆增长到2018年的122万辆,复合增长率达到114%。2017年,动力电池出货量首次超过数码电池,成为锂电池消费结构中占比最大的领域。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302万辆和299万辆,同比均增长1.7倍,平均市场渗透率为12.7%。其中,2021年11月,市场渗透率达17.8%。另据起点锂电大数据显示,1~11月,共有55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累计装机量达128GWh,同比上升153%。
此前,高工产研(GGII)预计,2021年全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有望达到229GWh。预计2025年中国锂电池市场出货量将达到611GWh,市场规模增长近3倍,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届时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的动力电池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至8成。
汽车分析师林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当年手机市场,智能手机份额在突破9%之后开始一路狂奔。新能源汽车与其类似,现在的市场渗透率在20%左右,未来可能会持续快速上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锂电池需求的增长非常快,板块股价大涨也是基于这个预期。”
一位资本市场人士表示,2021年,新能源汽车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单月市占率已逼近20%,全年销量接近300万辆。整个产业可能刚刚站在起点之上,市场空间依旧很大。全球锂电之王宁德时代和行业标杆比亚迪,2021年股价也大幅上涨,而且这些头部企业带动整个产业链上中下游一路高歌猛进。
在现实和预期的双重驱动下,锂电上市公司股价势如破竹。
Wind锂电概念指数,由2021年初的6200点一路飙升至11月末的12000点,截至2021年12月29日报收10712点。指数包含的79家上市公司中,联创股份(300343.SZ)和2021年全年股价涨幅皆超3倍;等16家涨幅1~3倍;等20家涨幅50%~100%。
如果从2019年初算起,上述79家上市公司近3年股价的涨幅更是惊人。其中,天赐材料(002709.SZ)、和皆超13倍;有11家上市企业涨幅在5~10倍之间;36家涨幅在1~5倍之间;27家涨幅在0~1倍之间;仅2家上市公司出现下跌。
上述资本市场人士表示,从估值的角度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整体估值都不低;从结构上看,2021年下游整车厂的估值抬升明显,中上游的电池和原材料由于盈利情况很好、估值正在被消化。其中,锂电池产业链上出现200倍估值的公司,按2025年行业3倍增长空间来看,应该说未来的高增长已经充分反映在股价中,如果没有新产品和新技术,甚至不排除已经部分透支了未来预期。
他认为,短期需要注意基金“颗粒归仓”、兑现利润对股价带来的影响。资本市场也给予了产业链相当大的关注,大赛道的确定性高,未来应该还会不断涌现出优秀的公司。不过,每年的投资风格会有不同,产业链上有些公司可能已经估值过高,资金就会涌向其他关注较少、估值较低的价值洼地,能明显看到行业次龙头和细分领域龙头受到机构的青睐。
原料暴涨
不过,近期关于锂电池行业已经“过热”的声音不绝于耳。
2021年9月27日,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表示,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已经很热的情况下,应该保持谨慎。“现在全国各地上马的产能,据说已经能满足年销售产能的2000多万辆新能源汽车。很显然这有一定过热的倾向。”2021年11月27日,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资官陈嘉禾撰文称,(锂)电池行业在经历了2019年~2021年的股价大涨后,股票的泡沫程度已经十分明显。在泡沫状态中的公司,可以通过增发股票的方式,以更小的代价融到更多的资金。不过作为投资者,则需要警惕商业竞争和技术变革可能给行业公司(股价)带来的风险。
与之相应的是,锂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也出现大幅上涨。
光大证券研报显示,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多种锂电池原材料出现大涨,六氟磷酸锂暴涨482%;99.5%电碳大涨340%;56.5%氢氧化锂大涨241%;锂辉石、电解液等涨幅皆超170%。
据上海有色金属网(以下简称“SMM”)信息显示,近期电解钴、电池级碳酸锂以及氢氧化锂等价格纷纷刷新三年来历史高位。截至2021年12月30日,电解钴现货均价报48.7万元/吨,电池级碳酸锂报27.15万元/吨,电池级氢氧化锂报21.9万元/吨。
多家相关上市公司向记者表示,钴、锂等锂电池原材料上涨,主要因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造成下游需求旺盛,同时和上游产能难以匹配需求增长也有很大关系。
申港证券近期研报显示,截至2020年,全球约51%的钴储量位于刚果(金),全球约70%的钴产量来自刚果(金)。而南非是非洲资源出口的重要中转地,长期以来刚果(金)的钴原料运输都需要经过南非。近期非洲疫情恶化,主要航线集装箱货运价格继续保持在高位,都对供应链造成冲击。
五矿证券近期研报显示,2020年全球锂资源供量为43.7万吨,主要来自澳大利亚(18.9万吨,43%)、智利(10.3万吨,24%)和中国(9.6万吨,22%)。预计2022年依然是个紧缺的年份,锂资源供应可刚好满足全球的终端装机需求,但难以满足全部车企、电池厂、材料厂的采购和备货需求,产业链的“锂资源焦虑”难有实质性缓解。
“全球锂、钴、镍资源呈现寡头垄断的特征。中国镍、钴资源匮乏,对外依存度较高,从长期来看存在着资源安全的风险;虽然锂资源丰富,但禀赋不佳、利用率相对较低。以上种种,使得中国在发展能源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方面存在较大隐患。”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曾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原材料价格暴涨、供应紧缺的背景下,格林美(002340.SZ)、宁德时代、华友钴业和等行业上市公司,都在积极聚焦和布局锂电池回收的新蓝海。
火热扩产
在产销两旺下,锂电池产业链扩产动力十足。
据电池网统计数据,仅2021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产业链投资项目数量多达123个,投资总额高达5735亿元。其中,锂电池投资项目37个,34个公布了投资金额,投资总额约3148亿元;正极材料及上游原材料投资项目30个,29个公布了投资数据,投资总额约1160亿元。
Wind数据显示,2021年,锂电池概念板块中多家公司在通过定增方式为项目融资,产能扩张涉及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锂钴矿等产业链上多个细分领域。其中,已完成定增的9家上市公司募资合计256亿元,排在前三的华友钴业、中伟股份和当升科技募资额度分别为60亿元、50亿元和46亿元;另外,已公布定增预案的公司多达21家(次),预计募资合计近千亿元,排在前三的宁德时代、恩捷股份和星源材质预计募资金额分别为450亿元、128亿元和60亿元。
祁海珅向记者表示,2022年和2023年,锂电池的主要材料供需可能还将处于紧平衡的状态,电池厂家都有延伸产业链、锁定利益合作方、抱团发展的趋势,如果上游涨价可顺利传导至下游客户,产业链各环节的扩产动能就会增强,除非量价齐升的格局被逆转。
祁海珅认为,无论是三元锂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市场的刚性需求已经成为定势,各大电池厂商除了锁定原料、保证稳定供应外,提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循环寿命等技术工艺改进升级能力的新业态也会更加受到关注,以便抢占更多优质客户资源,来打造和拓展各自长期的战略合作生态体系。这种趋势下,规模较小、升级能力差的企业生存空间会受到很大挤压,有被逐步淘汰的可能。
“目前锂电池产能不足、供不应求,替代技术发展缓慢,未来几年行业会继续高速发展。一些汽车厂商考虑要自建电池厂,储能市场也会来抢份额。加之锂矿存储有限,原材料供应不会轻松。国内外厂商竞争越来越激烈。”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向记者表示,锂电池行业与
电动车行业同步,依然处于高速发展期。短期内股价有波动,主要是周期性板块轮动,与基本面无关。
“二级市场的表现多是担心锂价能否维持高位,是否有价格下行的压力等心理因素带来的。锂电池在全球范围的需求确定性增强的趋势下,对于锂价会有强支撑,即使新投建产能有一定的释放周期,起码要到2022年底才可能部分缓解供需矛盾,但优质公司的股价高位盘整再震荡上行的概率会大些,单边下行的趋势目前是看不到的。”祁海珅表示。
(责任编辑: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