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特斯拉、比亚迪、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多家车企调高售价。
涨价幅度从3000元到30000元不等,生效日期则从3月初到5月中旬不等。
来源:公开信息,锂猫实验室
而在众多车企涨价都来自于同一个公开的原因:动力
电池涨价。
理想汽车CEO李想在3月19日发布微博称:二季度电池成本上涨幅度非常离谱。
动力电池厂商涨价又直接指向了最上游:锂盐价格离谱上涨。
2021年初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仅为6万元/吨,而截至4月上旬,产品价格已经突破了50万元/吨。
2021年,平均每个月电池级碳酸锂的涨幅约为2.2万元/吨;其中涨幅最快的是12月,单月上涨幅度达到了7.1万元/吨。
来源:公开信息,锂猫实验室
今年以来,碳酸锂价格涨幅更是已经高达87%。
而三元电池的另外两个原料镍、钴也同样迎来了不菲的上涨幅度:
镍价从去年底的不到15万元/吨,涨至今年3月最高点30万元/吨;钴的价格也从2021年初不到30万元/吨,涨至现在约50万元/吨。
“妖镍”甚至迎来了一轮史诗级逼空大战,导致上市公司华友钴业在2天内蒸发了260亿市值。
种种迹象表明,短期内上游材料似乎已经拿捏了动力电池乃至新能源发展的主动脉,手里有没有矿也成为了考验动力电池厂商的关键要素。
我们今天关注的主要问题是:抢矿战役为什么会发生?各家备战情况如何?
01
缺“锂”的逻辑:中场加时
由于锂及其化合物不像其他碱金属一样典型,因为锂的电荷密度很大并且具有稳定的氦型双电子层,使得锂容易极化其他分子或离子,但自己本身却保持稳定,因此成为电池行业的首选。
于是锂矿资源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从2021年开始,“有锂走遍天下,无锂寸步难行”的段子就已经火爆投资圈。
但就在几年之前,事情还远非如今这个局面。
2018年初,锂资源的价格层一直在高位维持在上行区间内,在这一时间段内,需求的快速扩张和价格居高不下拉动了大批西澳、北美锂矿的开发,市场的供给一直处于扩张状态。
然而在随后的2018-2020年期间,由于此前的长期扩张,供给端端产量逐步兑现;而需求端,补贴退坡导致国内动力电池需求承压。
锂盐相关价格一直处于下行期间。
这段时间里,多个上游锂矿都在2020年出现了经营困难,它们或停产维护、或配股募资缓解资金压力。
拥有2.6亿吨原矿储量、锂精矿总产能达75万吨/年的MRL/ALB旗下Wodgina矿山于2019年10月宣布停产维护;
Galaxy Resources旗下Mt Cattlin两座矿山计划将2020年产量指引下调50%;
Altura Mining 旗下Pilgangoora、Pilbara Minerals旗下 Pilgangoora两座矿山则通过配股募资缓解资金压力。
在这一轮出清之后,随着新能源汽车再度走入需求上行区间,产能明显已经跟不上。
一个背景知识是:全球锂资源储量75%集中在澳大利亚和南美,其中澳洲主要是锂矿石、锂盐湖则主要集中在南美。
然而由于前一轮的产能出清,遭受压力的矿商选择了减产和停产,供给端受到了强烈限制,西澳的“七大锂矿时代”也已经变为“五大锂矿时代”。
2020年6月时,全球超过50%的锂精矿产能处于破产、停产或减产状态。
但减产容易,扩产却很难。
据国金证券分析师倪文祎:停产后复产矿山投产周期平均在2-5年。
此前据彭博预测,新建锂矿的上线也往往需要5年的时间:仅勘探和研究就常高达五年,而其后的设计、调试、审批需要1-2年,生产到投产也需要1-2年。
相比于中游扩产仅需1-2年,上游锂矿的扩产节奏明显落后,造成了当前供需错配、锂矿疯狂涨价的局面。
在供需错配的情况下,中游动力电池厂商终于出于自身扩产需求和控制成本的需求转而选择投资矿商:没有增量,那就抢存量。
其中出手最阔绰的一位正是大家的“宁王”。
02
宁德时代:出手最阔绰
作为动力电池的一代王者,宁德时代不仅扩产不手软、下手锂矿也绝不手软。
从2018年3月开始到今年2月时止,宁德时代对外投资及自建锂矿7个项目,其中大部分集中于海外,直到2021年宁德才在国内布局了贵州时代矿业,在靠近矿产的地方自建矿山。
宁德时代如此选择的原因正是由于锂矿资源集中于海外,相较而言,收购海外矿山的速度显然会更快。
但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要想长期独立自主,最终仍然要开发并利用好自己的资源。
其中北美锂业和Pilbara都是在寒冬期下手,以较低的价格拿下了较高的股权比例,此后还在竞争Millennial股权的时候击败了赣锋锂业,一举拿下其100%股权。
此外,在三元电池的另外两项原材料镍、钴的布局中,宁德时代也已经通过自身或旗下参股公司投资了四个项目,锁定镍、钴资源,保证其三元电池的材料供给。
不完全统计(来源:公开信息,锂猫实验室)
03
比亚迪:锂盐为主
比亚迪的锂矿投资相对宁德时代来说,数量和金额上都更为保守。
此外,另一大不同点是其投资的项目除了一份来自智利矿业部年8万金属锂的开采合同外,主要位于国内,且大部分以锂盐为主。
对于镍钴的布局,比亚迪至今仅有和国轩高科合资新设的中冶集团,年产能约为10万吨。
不完全统计(来源:公开信息,锂猫实验室)
04
国轩高科:种类均衡
作为国内的动力电池老四,国轩高科对于锂的投资较为均衡,开始时间也更晚,2021年3月份才迎来第一次对于锂矿资源的布局。
2021年3月25日,国轩高科发布公告,与宜春市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合资矿业公司。其中,国轩高科出资5100万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51%。
当年6月,宜丰国轩锂业有限公司成立,是宜春国轩锂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12月29日,国轩高科发文称,宜丰国轩锂业项目正式破土动工。计划年产能为5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和750吨锂矿石采选。
在镍钴领域,其布局也是和比亚迪合作的中冶集团。
不完全统计(来源:公开信息,锂猫实验室)
05
蜂巢能源:不碰镍钴
蜂巢能源早在还未独立之时,就通过其母公司长城控股与宁德时代共同出资购买了Pilbara的股权。
长城控股出资约2800万美元,持有3.5%的股权。
2018年,蜂巢能源独立之后,又分两次分别投资了广西天源和永杉锂业,共计锁定了6万吨锂产品产能。
不过,由于蜂巢能源致力于“无钴电池”的研发,因此在投资中没有出现对于镍钴的涉足。
不完全统计(来源:公开信息,锂猫实验室)
06
亿纬锂能:专注锂盐
2021年7月9日晚公告,公司拟收购金昆仑锂业28.125%股权,同时拟与金昆仑锂业成立合资公司,分期投资不超18亿元,建设年产3万吨碳酸锂和氢氧化锂项目。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8亿元,公司认缴出资1.44亿元,持股80%。
同时,公司出资1.1亿元购入大华化工约5%股权,同时子公司取得大柴旦盐湖硼钾矿采矿权。
在随后的2022年1月12日,亿纬锂能公告称,公司以1.44亿元竞拍取得兴华锂盐3529%股权,另外以56万元受让兴华锂盐13.71%的股权,合计直接持有兴华锂盐49%的股权。
不完全统计(来源:公开信息,锂猫实验室)
07
欣旺达:独辟蹊径投磷矿
做消费电池起家并跻身国内装机量前十的欣旺达,在投矿产资源时的思路与其他厂商完全不一样:押注磷酸铁锂,只投磷矿。
2022年1月24日,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旺达)新增投资企业贵州恒达矿业控股有限公司,投资比例49%,川恒股份持股51%。公司与川恒股份拟出资70亿元建设瓮安县“矿化一体”新能源材料循环产业项目,分两期建设,各期分别投资35亿元,建设30万吨/年电池用磷酸铁生产线、20万吨/年食品级净化磷酸生产线、3万吨/年无水氟化氢生产线及配套装置项目。
目前,欣旺达的磷矿项目规划年产能已经高达1000万吨,其中约750万吨的产能尚未投产。
不完全统计(来源:公开信息,锂猫实验室)
08
尾声
除了文中列举的六家电池厂商,其他几家厂商仍在产能大比拼之中,暂时无暇顾及上游资源的争抢。
但目前的情形是:
如果说动力电池的上半场是拼政策押注、下半场是拼产能扩张;那么对于众多玩家来说,拼上游锂矿则是在这个扩产的空窗期出现的一次中场战事。
最终,谁能熬过这次中场加时赛并成功进入下半场,是当前最值得关注的事。
(责任编辑: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