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继续重视电池产业链协同

时间:2022-04-30 11:52来源:则言咨询 作者:则言咨询
点击:


大家对“产业链协同”的重要性,认同度已经越来越高。今年我们给企业的扩建项目做评审时,这种感受越来越深。

 

从企业角度来看,把自己擅长的产品做细、做精、做强,是在行业内立足的关键。这样的例子已经不胜枚举:贝特瑞、宁德时代、容百科技、德方纳米等等。

 

不过,从锂电池行业角度来看,由于天生没有成本优势(远比传统铅酸电池贵),当目标瞄准到新能源车、储能领域时,降本就成为了行业发展的绝对核心目标。

 

一直到2022年,这个目标仍然没有变。

 

2020年以前,我们看到行业降本的主要方法,以扩规模和提技术为主。

 

扩大规模并提高集中度是最重要的降本手段

 

电池的生产归根到底是制造业,规模化、稳定一致的生产最重要,也是降本的关键。从我们近两年观察到的现象来看,具有规模效应的头部电池厂在成本控制方面优势明显,小电池厂在面临成本上涨时生存压力更大。
 

图片

 

技术的进步同样可以降本

 

从三元电池来看,我们经历了2019年的高镍三元、2020年的高电压三元,能量密度提升明显,可以带动单位瓦时成本的下降。

 

从铁锂电池来看,多代际高压实产品的推出,以及CTP对于外部结构件的改进,也都是降本举措。
 

图片

 

2021年以来,我们更多的看到了产业链协同对于成本方面的改进。

 

图片

 

以负极材料为例。作为发展最为成熟的材料品种,即使在前几年行业出现过剩的时期,负极也普遍保持了30%以上的毛利率水平,远高于正极材料。
 

图片

 

而这,则主要得益于负极企业一体化路线走的早。我们可以从各个企业身上看到不同的亮点,有些拥有原料资源,从石墨源头就控制住了成本;有些拥有石墨化产能,无需外协加工,也可以保证丰厚的利润。

 

随着正极体量的逐步扩大,特别是磷酸铁锂生产量朝着百万吨进发,产业链的一体化也渐入正轨,未来预计也将追随负极企业走过的路,继续完善一体化。

 

三元材料尚处于全球竞争阶段,市场份额的演进还未见到结果。同时,由于部分原料受制于海外,未来的一体化之路也会更为艰难。仍需努力。
 

图片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电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