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多家锂电材料行业企业宣布扩产,加之新的企业跨界进入该领域,带动了行业人才需求的扩大,同时人才方面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人才流动频率大大提升,商业秘密保护也逐渐被重视。
扩产引起人才快速流动
为抓住锂电材料行业发展机遇,不少企业入局扩充产能,以争夺市场份额。作为“电解液一哥”的天赐材料(002709),今年持续推出一批产能扩张计划,总投资近70亿元,以持续巩固其电解液供应全球领先地位。
除行业“老玩家”外,也不乏相当数量的“新面孔”跨界进入锂电材料行业。例如,去年10月,国内最大的萤石矿企业金石资源(603505)发布公告,在浙江省江山开发区投资年产2.5万吨新能源含氟锂电材料及配套8万吨/年萤石项目,进入锂电材料行业。
今年6月,八亿时空(688181)发布对外投资暨开展新业务的公告,拟投建年产30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正式跨界进入锂电行业。今年7月,深圳研一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深圳研一”)子公司投建的“电解液物流配送中心”项目第一批产品试车成功,一期规划锂离子
电池电解液年产能15万吨,此外,深圳研一还做了电解液上游材料的布局,含括六氟磷锂/DTD/VC/LiFSI等材料。
企业快速扩产能,新增产能不断落地,人才需求也变得日益紧迫,而人才流动的背后,企业往往也易遭受商业秘密被侵害的风险。近年来,在高薪、股权等诱惑之下,锂电行业内“前员工”因侵犯技术、商业秘密等被起诉的情况屡见不鲜。
上市公司探讨商业秘密保护
天赐材料与华慢、刘宏、安徽纽曼等人的诉讼成为最高法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第一案,并入选了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2020年十大典型案例。2016年7月,天赐材料起诉前员工华慢、安徽纽曼法人代表刘宏和前员工朱志良三?侵犯商业秘密,华慢作为天赐材料“卡波”研发负责人,将掌握的技术非法给安徽纽曼使用。历时近5年,法院最终判决,支持天赐材料“卡波”产品商业秘密的主张。判定华慢违反保密义务和保密要求,将天赐材料商业秘密给安徽纽曼使用。判决华慢、安徽纽曼和其他被告人赔偿3000余万元。
对于上述案件,最高人民法院于2021年3月1日发文称:“该案二审判决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七条第三款关于惩罚性赔偿的规定,在认定侵权人存在恶意侵权、情节极其严重的基础上,顶格5倍适用惩罚性赔偿,判赔金额达3000余万元,彰显了严厉打击恶意侵权行为的司法态度,明确传递了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的强烈信号,是强化商业秘密司法保护、积极落实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生动司法实践”。
针对当下锂电行业人才快速流动,企业如何进行商业秘密保护,天赐材料表示:“公司与核心人员均签署了竞业协议,并设立相关机制约束,对于可能出现的侵犯公司商业秘密、知识产权等行为,一旦取证或查验确认,公司将立即诉诸法律途径,坚决捍卫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公司也有相关的成功经验,相信能够处理得当。”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启动会在杭州召开,对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工作进行部署,并公布了全国第一批20个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地区。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是广州市唯一入选地区。据悉,广州将进一步加强商业秘密保护组织体系建设和工作制度建设,构建“商业秘密保护基地+维权服务站+示范园区+示范企业”的立体式商业秘密保护架构体系,探索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广州样本”。
(责任编辑: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