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首座大规模高性能纯硅负极生产基地项目投产

时间:2022-11-21 17:43来源:央广网 作者:张晶晶
点击:
       11月18日上午,国际首座大规模高性能纯硅负极生产基地——博赛利斯年产2万吨锂离子电池硅负极项目一期工程投产仪式在合肥庐江高新区举行。
 
投产仪式现场(央广网 张晶晶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庐江县瞄准“千亿工业产值、千亿GDP、百亿企业”发展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农旅富民、大美庐江”三大战略,深入实施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坚定地朝着“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现代化新庐江进军。2021年和2012年相比,庐江县地区生产总值由174.5亿元增长到547.2亿元,跨越4个“百亿”大关,增长2.1倍。庐江在全省排名由2012年的第20位上升到2021年第7位,连续两年入选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十佳县(市、区),连续五年荣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
 
       刚投产的博赛利斯年产2万吨锂离子电池硅负极项目,其硅负极可实现和满足350Wh/kg动力电池的综合性能要求和成本要求以及特殊应用领域更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综合性能要求,应用于电动车、电动航空器、电动工具等领域。该项目于2022年1月签约,计划总投资20亿元,分三期投资建设。一期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400吨硅负极材料的生产能力,预计年产值3亿元;2023年至2026年,陆续启动二期、三期项目建设,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60亿元。
 
       据悉,庐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集聚180余家企业,一批主导产业正在加速崛起。“在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方面,我们围绕锂电池关键材料-电芯及电池系统-电池应用-退役电池梯次利用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庐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在合肥的辐射带动下,庐江县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已建成全省最大的动力电池和磁性材料生产基地,获批省级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去年以来,签约项目119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0个)、协议总投资1291.7亿元,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带动潜力足的大项目好项目正在推动庐江县域产业集群发展。今年上半年,庐江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1.4亿元,增长6.4%,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和合肥全市3.9、3.4和3.5个百分点,GDP增速居全省第2位、全市第1位。
 
投产仪式现场(央广网 张晶晶 摄)
 
       眼下,庐江正围绕系列项目的开工、投产和达产,坚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的郑重承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打造全国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奋力实现“千亿工业产值、千亿GDP、百亿企业”目标。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纯硅负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 IEA报告:全球电池产能创新高,中国占全球80%!

    国际能源署发表报告,题目是:Advancing Clean Technology Manufacturing An Energy Technology Perspectives Special Report(推进清洁技术制造能源技术展望专题报告:推进清洁技术制造),今天分享关于电池制造业的分析:“电池制造能力创下新高,主要聚焦
    2024-05-21 12:27
  • 动力电池将迎大规模“退役”潮,催生千亿回收市场

    今年以来,多个头部企业布局电池回收领域。
    2024-05-08 11:02
  • 中国氢能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氢能具有大规模、长周期储能优势,被认为是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的重要载体。在多方助推下,中国氢能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2024-04-29 08:15
  • 国际能源署:电池对实现气候和能源目标至关重要

    国际能源署4月25日发布报告说,得益于成本下降、推进创新和支持性产业政策等,2023年电池在电力行业的部署量同比增加一倍以上,其增长超过几乎所有其他清洁能源技术。电池技术对于实现气候和能源目标至关重要。
    2024-04-26 10:38
  • 氢能大规模产业化应用需克服四大挑战

    目前,氢能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仍需克服四大挑战,即完善氢能的行业标准规范、形成“制储输用”完整产业链、构建长距离低成本的氢能运输体系和降低绿氢的生产成本。
    2024-04-09 08:16
  • 广州氢能基础设施+1!白云区首座加氢站正式投入运营

    双碳背景下,氢能正成为当前全球产业创新和能源转型的重大战略方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3月21日,随着百城千站万车白云区首座加氢站启动仪式在云韬氢能北太路加氢站举行,广
    2024-03-23 08:26
  • 氢能将是大规模深度脱碳的重要选择

    近几年,大兴氢能示范区坚持招大引强,带动了产业链集聚发展。目前,该示范区已经集聚了国氢科技、亿华通、美锦能源等龙头企业。截至2023年底,大兴区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突破900辆。
    2024-01-31 08:08
  • 我国已制定氢能标准130余项 专家建议提高与国际标准的通用性

    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制定氢能产业国家及行业标准130余项,包括基础与通用、氢安全、氢制备、氢储存、氢输运、氢加注、氢能应用7个子体系,对推动氢能领域技术进步、拓展应用领域、保障安全运营、促进产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规范引领作用。这是从日前召开的首
    2023-12-17 20:14
  • 我国首座商业化氨制氢加氢一体站试投产

    我国首座商业化分布式氨制氢加氢一体站——广西石油南宁振兴加能站成功试投产。
    2023-12-12 08:08
  • 财信证券:大圆柱电池大规模量产在即 预镀镍及碳纳米管环节有望受益

    财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大圆柱电池较普通圆柱电池有能量密度高、功率性好能等优势,较市场主流的方形电池有功率性能好、一致性高、强度高等优势。特斯拉率先量产大圆柱电池,宝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车企和电池企业纷纷推动大圆柱电池研发和工业化,该行
    2023-08-17 09:43
专题
相关新闻
  • IEA报告:全球电池产能创新高,中国占全球80%!

    国际能源署发表报告,题目是:Advancing Clean Technology Manufacturing An Energy Technology Perspectives Special Report(推进清洁技术制造能源技术展望专题报告:推进清洁技术制造),今天分享关于电池制造业的分析:“电池制造能力创下新高,主要聚焦
    2024-05-21 12:27
  • 动力电池将迎大规模“退役”潮,催生千亿回收市场

    今年以来,多个头部企业布局电池回收领域。
    2024-05-08 11:02
  • 中国氢能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氢能具有大规模、长周期储能优势,被认为是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的重要载体。在多方助推下,中国氢能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2024-04-29 08:15
  • 国际能源署:电池对实现气候和能源目标至关重要

    国际能源署4月25日发布报告说,得益于成本下降、推进创新和支持性产业政策等,2023年电池在电力行业的部署量同比增加一倍以上,其增长超过几乎所有其他清洁能源技术。电池技术对于实现气候和能源目标至关重要。
    2024-04-26 10:38
  • 氢能大规模产业化应用需克服四大挑战

    目前,氢能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仍需克服四大挑战,即完善氢能的行业标准规范、形成“制储输用”完整产业链、构建长距离低成本的氢能运输体系和降低绿氢的生产成本。
    2024-04-09 08:16
  • 广州氢能基础设施+1!白云区首座加氢站正式投入运营

    双碳背景下,氢能正成为当前全球产业创新和能源转型的重大战略方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3月21日,随着百城千站万车白云区首座加氢站启动仪式在云韬氢能北太路加氢站举行,广
    2024-03-23 08:26
  • 氢能将是大规模深度脱碳的重要选择

    近几年,大兴氢能示范区坚持招大引强,带动了产业链集聚发展。目前,该示范区已经集聚了国氢科技、亿华通、美锦能源等龙头企业。截至2023年底,大兴区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突破900辆。
    2024-01-31 08:08
  • 我国已制定氢能标准130余项 专家建议提高与国际标准的通用性

    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制定氢能产业国家及行业标准130余项,包括基础与通用、氢安全、氢制备、氢储存、氢输运、氢加注、氢能应用7个子体系,对推动氢能领域技术进步、拓展应用领域、保障安全运营、促进产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规范引领作用。这是从日前召开的首
    2023-12-17 20:14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