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10分钟行驶500公里!新一代固态动力电池来了

时间:2023-04-05 14:36来源:央视财经 作者:综合报道
点击: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93.3万辆,同比增长20.8%,每卖出三辆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目前,新一代的固态动力电池正在实现量产,这种固态电池和常见的锂离子电池有什么不同?又有哪些新的突破?

浙江湖州的电池生产基地,拥有中国第一条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产线,这条生产线每分钟会有16支电芯下线,这是动力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动力电芯。与常见的锂离子电池不同,这里生产的是一种半固态锂电池。

这家动力电池厂建成投产不到一年,生产线就已经是满负荷运转。即便是24小时运作,依然不能应对纷至沓来的订单。

湖州卫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田启友:到明年的第一季度,订单才可能完全交付。

目前市面常见的电芯能量密度一般在每公斤270瓦时到320瓦时左右,而半固态电池的电芯每公斤可以储存360瓦时的电能。电芯能量密度越高,意味着续航里程越长。

提升续航里程,是新能源电池追求的共同目标,传统的锂离子电池要用电解液传输能量,但电解液中的一种常用有机溶剂具有易燃性,一旦受到剧烈碰撞和挤压,就有起火和爆炸的风险。所以,传统锂离子电池受安全性的制约,一直很难有大幅度提升。如何在提升新能源电池能量密度的同时兼具安全性?这是全球新能源电池专家们一直想要破解的难题。

把电解液转化为固态电解质,会使新能源电池不易燃烧、不易爆破,而且耐高温高压。眼下,全球都在争相研发固态电池。

然而,从液态到固态,看似只是电解质不同,但要想做出来绝非易事。正极、负极、电解质、隔膜,电池内所有的组成部分都要完全打破传统,重起炉灶另开张。湖州的这条产线也并非全固态电池,他们称其为固态电池的1.0版。

湖州基地生产的固态电池,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泓带领团队研发出来的。最近半年,李泓总要往返于北京和湖州之间,和大家一起解决生产过程中面临的突发问题。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李泓:湖州基地是我们最重要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是固态电池、混合固液电池的一个起点,应该说是迈出了最重要的第一步。

李泓告诉记者,中国的固态电池研究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们反复试错、不断迭代。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李泓:现在正在做的是固态电池的1.0版,是基于混合固液电解质的想法,基于原位固态化的解决方案,在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芯里边引入了固态电解质。

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重要方向,吸引了全球各国的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关注。目前,中国在固态电池的研发和生产方面走到了世界前列。就在半固态电池投入量产的同时,科研人员又向固态电池2.0版发起挑战。

在北京怀柔,中科院物理所先进固体电池工程研究中心里,科研人员正在忙着检测一种全新的固态电解质材料,这种材料准备注入未来的固态电池中,让固态电池在提升能量密度的同时更安全。

科学家们提出的目标是将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到每公斤400瓦时。如果这个目标实现,未来不仅是汽车,直升机也可以变成电动,而且汽车可以做到充电10分钟行驶500公里。

目前,新能源已经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电池作为提供动力的核心部件,更是被称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不仅如此,随着风光等清洁能源的发展,与之搭配的储能电池也将成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并网应用、改善峰谷用电矛盾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固态动力电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