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打垮了日本动力电池产业?

时间:2023-05-31 08:59来源:汽车通讯社 作者:程煜
点击:
 
“日本电池正立于悬崖之上。”
 
上面这句话出自日本旭化成公司吉野研究室室长吉野彰,他是日本锂离子电池的开发者,也见证了日本动力电池行业的崛起,但现如今,有过辉煌的日本动力电池产业却已经走向了吉野彰口中的“悬崖”。
 
2022年,中国企业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已超全球份额的60%,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
 
而在20多年前,中国的动力电池企业主要还是以相对落后的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为主,相较于已经向锂电池行业发起转型的日本企业,更是落后了无数个身位。
 
可以说,彼时的日本动力电池企业是当时无愧的行业巨头,也是中、韩企业无法企及的对象,但到了2022年,SNE Research发布的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显示,前十名中只有松下一家日本企业上榜,且全球市占率已下降至7.3%,远远落后于中、韩企业。
常言道“守业更比创业难”,那么曾经的动力电池行业霸主——日本,又是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会衰落至此呢?阅读这篇文章你会了解:
 
1.日本动力电池崛起的三个节点
 
2.衰落的内因与外因
 
3.吹起反攻号角,来得及吗?
 
日本动力电池崛起的三个节点
 
日本动力电池崛起,可以简单概括为三个节点。
 
第一次可以追溯到1973年,彼时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各大产油国,为了打击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并且暂停出口,进而造成油价大幅暴涨,第一次石油危机也正式开启。
 
据了解,石油危机爆发后,石油价格已经暴涨至11.5美元/桶,而就在一年前,石油的价格仅为3美元/桶,整整翻了近4倍。
 
我们都知道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燃料,主要用于制作燃油、汽油等等,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也就是说,石油一旦出现供应危机,将会对国家的工业、经济造成严重的冲击。
 
因此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出现后,美国工业生产下降14%,日本工业生产也下降了20%。并且当时的美系车油耗过高,导致民众无法承受,纷纷转向了油耗更低的日系车,也直接导致了日本燃油车的雄起,关于此点,可以查看前不久发布的“转型危机来袭,谁在扮演‘鸵鸟’”一文。
 
而在另一个方面,石油危机也让当时的日本更加意识到了新能源的重要性,于是便计划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与动力电池。1977年4月,日本通产省制定了到1986年量产2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但因为电池技术受限,导致目标以失败告终。
 
而日本动力电池崛起的第二个节点,则与一个重要的人物息息相关,他就是日本旭化成公司的吉野彰。
(吉野彰)
 
在1981年,吉野彰开始了锂电池的研发之路,并在1983年造出了第一个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原型,确立了锂离子电池的基本概念,这一发明在当时迅速引起了轰动,但最早的商业化锂离子电池却并非用于汽车,而是摄像机。
 
彼时的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绍夫,在1991年的某天宣布世界上第一块商业化锂离子电池正式问世,并将其装配在旗下的CCD-TR1摄像机中,开启了锂离子电池的商业化之路,这便是日本动力电池崛起的第三个节点。
 
随后锂离子电池更是被广泛应用在消费电子、汽车等产品上,但由于当时的新能源汽车并未受到如此重视,所以锂离子电池的主力依然是手机、笔电等消费电子。
 
也就是说,日本当时是消费电子大国,也是全球锂离子电池大国,拥有索尼、三洋电机、东芝、TDK、GS YUASA等多个行业巨头。
 
除此之外,在上游原材料方面,日本也占据绝对的垄断地位。根据日本富士凯美莱总研2006年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日本在锂离子电池的四种主要构件中拥有全球最高份额,正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的市场份额均达到77%,负极材料则是占据了96%的份额,在全球企业中,几乎都没有对手。
 
然而,谁能想到短短十几年之间,全球动力电池格局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衰落的内因与外因
 
我们看到了日本在锂离子电池及原材料上的垄断地位,但是在近年来,其动力电池霸主的地位已经易主中国,就连锂电池四种构件的市场垄断地位,也尽数被中国夺走。那么日本电池行业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巨变?
 
如此庞大的行业,从辉煌到陨落,必然是由多方因素导致,而笔者在此将其分为两个方面:内因与外因。
 
先说说内在因素,便是日本消费电子行业的“崩塌”。在1997年,匈牙利“金融大鳄”狙击泰铢,通过大量抛售泰铢的方式,使泰国汇市场波涛汹涌,泰铢也因此一路下滑。
 
彼时的泰国政府动用了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150亿美元的国际贷款力挽狂澜,但是在实力庞大的国际金融炒家面前杯水车薪,很快泰国、印尼、日本等诸多亚洲国家均刮起了一场金融风暴,工人下岗、工厂倒闭屡见不鲜,全球电池产品价格也因此大幅下跌,日系电池厂商叫苦不迭,开始放弃相对低端的镍镉电池市场。
 
而到了21世纪后,日本引以为傲的消费电子市场迎来“大溃败”,笔电巨头东芝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大幅收缩,而松下、东芝也在2005年宣布退出中国手机市场。到了2006年,三菱、NEC、三洋手机也陆续推出中国手机市场。与之对应的是,其上游的锂离子电池业务也开始收缩,而中国却因此一跃而起,有了本土化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
 
到了2010年,日本发布了《下一代汽车研发战略》,确立了主要研发方向,而日系巨头车企丰田、本田却选择了押注燃料电池汽车。
彼时的日本动力电池企业,除了松下为特斯拉供应之外,其余企业大多放弃或减小了动力电池的业务,再次导致了其落后。最后的结果显而易见,现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纯电、插电式混动车型如日中天,而氢燃料电池车却一直不温不火。
 
而在外因方面,曾经日本在动力电池市场的赚钱能力让中、韩企业垂涎三尺,所以也想进入分一杯羹。
 
20世纪末,韩系企业LG、三星SDI等开始涉足锂离子电池行业,并迅速取得了相应的技术突破。而中国企业也是如此,在2001年,我国就启动了“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机遇,与之配套的动力电池也开始了大力研究,很快就在上游原材料国产化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突破,正级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陆续实现了国产化,成本大幅降低。
曾经日本引以为傲的锂离子电池四大构件,其市场份额均被中国汽车所占有,成为了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的上游优势,关于此点可以查看前不久发布的“从产业链角度,看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为何全球领先?”。庞大的产业链优势催生了一系列动力电池企业,其增长的速度让同为竞争对手的韩国望尘莫及,日本更是被甩落了无数个身位。
 
吹起反攻号角,来得及吗?
 
日本动力电池行业可以说是经历了“从山巅到低谷”的过程,而中、美电动汽车企业的成功也让日本意识到了,必须尽快将动力电池产业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
 
在2022年,日本经济产业省便表示,“未来日本将以中韩两国为目标,大力发展新能源和电池产业,计划到2030年将日本电池产能提升至600GWh,占据全球20%的市场份额”。
 
那么日本电池产业的大反攻,能成功吗?
 
关于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明确两件事:首先,日本在电池产业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积累;其次,日本电池产业落后主要是装机量的落后。
 
而在技术方面,2018年,全球电池专利申请量达7000件以上,其中日本申请了2339项相关发明国际专利,几乎是韩国的两倍之多。在2000年-2018年期间,在专利数量排名TOP10中,日本企业足足有7家。这意味着,日本作为曾经的电池行业巨头,在专利技术的研发上,依然不容小觑。
而前段时间,日产欧洲研发高级副总裁David Moss表示,日产已经成功开发出全固态电池,目标是2025年开始试生产,2028年生产一款由固态电池驱动的全新电动汽车。
 
我们都知道,固态电池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突破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颠覆性技术”,但由于技术、成本等问题,始终未实现商业化量产。因此许多人认为,万一技术壁垒和成本被打下来,那有着固态电池技术优势的日本,或许会因此重回动力电池霸主的宝座。
 
而中、韩电池企业显然也意识到了此点,因此在近年来也纷纷布局固态电池产业,由此可见,这场动力电池大战,仍然是一场持久战。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动力电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 日本电池战略:拽着液态 提着全固态

    “2030年左右实现全固态锂电池的商业化应用”被写进日本《蓄电池产业战略》。
    2024-05-31 11:55
  • 日本和欧洲建立数据共享系统,合作回收电动汽车电池

    4月22日,日本经济产业省下属的信息技术推广机构(IPA)与欧洲签署了一份关于信息共享和相互认证的谅解备忘录。
    2024-04-24 08:00
  • 锂电材料三巨头卷翻日本对手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负极材料江湖中,三巨头底气十足地站在比亚迪、宁德时代们背后。他们拔剑四顾心不再茫然,然而,想继续扬眉吐气的三巨头,眼下也有一些麻烦要解决。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负极材料在国际上的产量占比,仍然是拔
    2024-03-07 08:42
  • 储能电池的巨大风口

    龙年新机会!
    2024-02-17 11:07
  • 中国汽车电池优势巨大 或将复制日本汽车当年成功故事

    中国电池企业似乎已经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它们正在向国际市场扩张。
    2023-06-06 11:13
  • 日本将要求纯电动汽车厂商公开电池碳排量,补贴或与之挂钩

    据日经新闻报道,日本政府计划从2024年年开始,要求国内的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制造商,计算并报告电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这一举措旨在促进低碳技术的发展。
    2023-05-11 09:53
  • 日媒:全球储能电池进入“普及期”

    据《日本经济新闻》4月30日报道,储能电池是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条件。当下,储能电池已经进入广泛使用的“普及期”。2023年全球新增储能电池产能将达到30千兆瓦,比上年增长87%,5年内规模增长10倍。锂电池的价格也在5年内下跌60%。储能电池产业还得到各国
    2023-05-06 09:16
  • 日媒:中国钠离子电池研发领先世界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4月4日报道,在用于纯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的创新型电池开发方面,中国的存在感正在提升。统计过去10年的数据可以发现,中国有关专利的数量位居首位(占到一半以上),特别是在被视为最有可能替代锂离子电池的钠离子电池专利方面大幅领
    2023-04-10 08:32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