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产业热度不减,但企业 IPO 却难上加难。
华夏能源网(公众号 hxny3060)注意到,2022 年可以说是氢能投融资的 " 高光之年 "。在产业投资层面,据不完全统计,年内氢能投融资共计 26 起,融资总金额破 85 亿元;也是在这一年,自 6 月开始,相继有上海治臻、捷氢科技、国富氢能、国鸿氢能(现已上市,HK:09663)扎堆提交招股书。
到 2023 年,国内有 49 家氢能企业完成 59 笔融资,但融资总金额较 2022 年有所下降,不足 70 亿元。
有业内人士表示,自 2022 年下半年开始,围绕氢燃料
电池相关的投资就出现了转冷态势;不仅仅在一级市场,氢能投资逐渐步入冷静期(见华夏能源网此前报道《氢能投资进入冷静期,真正的产业机会在哪里?|深度》),二级市场对氢能企业的机会大门也在关上。
去年 10 月,捷氢科技和上海治臻的 IPO 进程均被上交所中止,国富氢能则宣布撤回上市申请。
近日,国务院关于资本市场的 " 国九条 " 出台,要求提高主板、创业板上市标准,完善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严格再融资审核把关等指导性意见,再度提高了上市门槛。
等待 IPO 的氢能企业中,国富氢能、重塑能源均选择了转战港股,并已向港交所提交 IPO 申请。港交所能成为氢能企业的 " 避风港 " 吗?
热门氢能企业 IPO 进程
足足等待了 21 个月的捷氢科技,最终在 3 月 29 日终止了科创板 IPO。作为上汽集团旗下子公司,捷氢科技主要从事燃料电池电堆、系统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工程技术服务。其招股书中提到,公司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产品在产品一致性、可靠性和耐久性可对标国内外一流水平。
对于此次终止 IPO,捷氢科技表示:" 当前 IPO 环境整体偏向成熟体量企业,捷氢科技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后,或能以更灵活姿态重整旗鼓,加快在氢能新兴应用领域的投入和开拓,以便对资本市场发起下一轮冲击。"
国金证券在其最新研报中披露,2023 年,捷氢科技的燃料电池系统累计装机量在行业内排名第二,占比 10%,仅次于亿华通(HK:02402)。然而,上市之路却远没有它的 " 前辈 " 亿华通顺利。
6 家氢能公司 IPO 进程(制图 / 华夏能源网)
梳理 6 家氢能公司的 IPO 进程来看,尽管连年经营处于亏损,但 " 氢能第一股 " 亿华通或是最幸运的,已在 A+H 股分别完成了资本化;国鸿氢能则是在征战港股近两年,二次递交 IPO 后才正式登陆港股。
曾征战 A 股 IPO 的国富氢能、捷氢科技、重塑能源、上海治臻四家公司全军覆没。
其中两家——重塑能源、国富氢能都在 2024 年选择了转战港股,分别于 2024 年 2 月 29 日、2024 年 3 月 20 日向港交所提交 IPO 申请。
从各公司所处的产业环节来看,亿华通、捷氢科技、重塑能源、国鸿氢能均以氢燃料电池为主业,均位于氢燃料电池系统出货量排名前五。
成立于 2016 年 6 月的国富氢能,是氢能装备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制氢上下游核心装备的研发和制造。
上海治臻是国内专业的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供应商。双极板是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之一,在当前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中约占 8% — 15%,其客户包括捷氢科技、新源动力、未势能源、氢晨科技、潍柴动力等燃料电池及系统企业。
难点之一:新兴产业 IPO 盈利门槛抬高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监管趋严,折戟 A 股的企业数量一度创下十年来新高。其中,氢能行业企业有一定的代表性。
氢能企业上市难,主要受两方面原因影响。
难点之一,与资本市场政策收紧有关,进一步提高了对拟上市企业盈利能力的门槛。这对于在递表阶段未盈利的企业提出了要求。
在今年 3 月 15 日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相关人士强调,上市门槛趋严的三大要求之一,就包括进一步从严审核未盈利企业,要求 " 未盈利企业充分论证持续经营能力 "" 披露预计实现盈利情况 "。据极高氢能报道,过去一年多的一系列变化中,针对氢能和燃料电池等相关新兴行业,审核进一步收紧的趋势更加清晰。
从已披露的业绩来看,国富氢能、捷氢科技、重塑能源、上海治臻均存在亏损情况。
其中,国富氢能 2021 年到 2023 年累计亏损 2.46 亿元,分别亏损 0.75 亿元、0.96 亿元和 0.75 亿元;
捷氢科技 2021 年至 2023 年上半年累计亏损 3.08 亿元,分别亏损 0.58 亿元、1.2 亿元和 1.3 亿元;
重塑能源 2021 年到 2023 年前 9 个月累计亏损 16.6 亿元,分别亏损 6.54 亿元、5.46 亿元和 4.60 亿元;
上海治臻 2019 年到 2021 年亏损累计 1.76 亿元,净利润分别亏损 0.33 亿元、1.31 亿元、0.14 亿元。
已上市的氢能 " 前辈 " 亿华通和国鸿氢能,上市后也仍处于亏损之中。
亿华通自 2020 年登陆上交所以来,就处于增收不增利的局面。财报显示,亿华通 2020 年、2021 年、2022 年、2023 年营业收入为 5.72 亿元、6.29 亿元、7.38 亿元、8.01 亿元,净利润亏损为 2252.36 万元、1.62 亿元、1.66 亿元、2.43 亿元。
而第二个在港交所 IPO 的国鸿氢能,同样业绩不是很好看。值得注意的是,到 2023 年,国鸿氢能的营收反而是近 3 年来首次下降。(见华夏能源网此前报道《亏损持续扩大,国鸿氢能上市后首份年报出炉》)
财报显示,国鸿氢能 2021 年、2022 年、2023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4.57 亿元、7.48 亿元、7.006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7.03 亿元、-2.73 亿元、-4.044 亿元。
企业普遍亏损,也反映了整个氢能行业的阶段性问题。
难点之二:氢能相关产业处于商业化早期
近两年来,扎堆上市的氢能企业聚焦在氢燃料电池领域。
而对于燃料电池企业而言,其商业模式主要是氢燃料电池的销售,而目前国内氢燃料电池行业仍处于商业化的早期阶段,规模化应用存在不确定性,这直接影响了资本市场对企业的估值。
对此,今年两会上,亿华通董事长张国强在关于氢能规模化落地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张国强表示,要推动氢能规模化应用,以规模带动产业提质降本。建议以市场应用为牵引,有序推进氢能在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拓展在储能、发电、冶金、化工等领域的应用,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
张国强提到的 " 拓展在储能、发电、冶金、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其上游产业就是绿氢制取。
上述产业投资人士对华夏能源网表示,目前产业资本仍看好制氢产业带来的新机会,随着央国企主导的绿氢项目密集上马,未来几年,将给制氢上下游企业带来了较大市场空间和利好。
在绿氢制取装备环节,已经涌现出了一些实力相当的企业,期待这些新兴企业能在资本市场上获得相对合理的估值。
对于那些绕道港股的企业而言,即便短期内无法解决亏损问题,但该资本市场人士认为," 尽管港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建议有机会的企业尽早完成资本化。这将有助于公司未来进一步规范化发展。"
目前 IPO 遇阻的现实,还对一级市场的资本流向产生了直接影响。上述产业投资人士表示,正是由于此前几年氢能行业对燃料电池 " 过度追捧 " 了,如今企业的上市预期又较差,这一 " 剪刀差 " 的存在,还导致了产业界对燃料电池的新兴企业不敢布局、不再投资的局面。
(责任编辑: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