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从绿色航运看绿色甲醇空间及节奏

时间:2024-07-23 08:33来源:国投证券 作者:杨振华
点击:
       国投证券近日发布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氢能:从绿色航运看绿色甲醇空间及节奏。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IMO环保新规趋紧且时间表日益迫近,绿色甲醇为船舶替代燃料长远之计。航运业碳排放(CO2当量)占全球人为碳排放近3%。IMO自2011年始制定EEDI从船舶能源效率着手航运碳减排,2018年通过航运碳减排初始战略,并于2023年在修订后的航运温室气体减排战略中明确到2030年航运业碳强度至少下降40%、碳排放量下降20%并力争30%、2040年碳排放量下降70%并力争80%、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且IMO的环保规定不仅是CO2,还涉及SO X、NO x和颗粒物等。为应对IMO环保新规,船公司可选择降低航速、节能技术改造和应用替代燃料,应用替代燃料为中长期选择。LNG、绿氨、绿醇和氢能等替代燃料中,绿醇可满足IMO所有现有环保规定且其对海洋污染小(其LC50为最高),为船公司的长远之计。
 
       现有船舶在手订单预计支撑672万吨绿醇需求;伴随船舶下水,绿醇需求有望于2025年开始释放。现有船舶在手订单中替代燃料船舶占比49.5%,以LNG和甲醇动力为主。其中,LNG动力主要集中在LNG运输船,甲醇动力船集中在集装箱船。参考Ship&Bunker,甲醇船舶在手订单对应672万吨绿醇需求;我们基于中远海控单位运力TEU的耗油量计算得到的箱船绿醇需求为664万吨,基本一致,且未考虑双燃料船舶以及油轮和散货船的需求。IMO目标为2030年零碳燃料占比5%-10%,极端假设该部分全部为绿醇,则对应2130-4260万吨需求,实际上,基于船舶技术路线选择未定,极端假设成立的可能性低。需求节奏看,甲醇集装箱船(含Ready)2024年下半年至2027年分别交付19.65/43.08/58.24/47.38万TEU,2025-2026年将是绿醇需求上量的阶段,尤其是2025年下半年起。
 
       供给端,绿醇项目规划多、落地少、成本高;行业有望出现阶段性供需错配。如果只考虑已备案且明确建设规模的项目,不考虑企业间签署但未备案的项目,截止2024年5月,国内备案的绿醇项目体量在1100万吨;此外,根据全球甲醇协会,全球可再生甲醇产能于2025-2027年分别为630/1280/1920万吨,中国产能占主要部分。但从项目实际落地情况看,国内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大部分延期开工或不开工。成本端,我们测算绿电成本0.25元/kWh、电解槽年负荷4000h、制氢系统700万元/5MW的情况下,绿色甲醇的成本为4272.84元/吨;其中,原料气成本合计占比86.29%,氢气成本占比75.33%。绿色甲醇降本路径主要从(1)降低风光发电成本和电解槽成本、降低电解槽能耗等进而降低绿氢成本(2)降低CO2成本以及(3)提升催化剂性能等方面展开。综合供需节奏,我们预期伴随船舶交付,行业有望出现阶段性供需错配,绿醇有望呈现价格弹性。
 
       投资建议:航运为绿醇率先起量的应用场景,现有在手订单对应672万吨需求并有望于2025年开始释放。但供给端“规划多、备案多、但落地极少”,预计伴随需求端放量,将出现阶段性的供需错配。落实到投资上,当前为左侧位置,但需求空间和节奏明确,可重点关注上游生物质气化和CCUS相关标的如冰轮环境,下游关注绿醇项目运营商如吉电股份、中国天楹、辉丰股份等。从绿醇的技术路线看,绿氢为绿醇生产不可或缺的原料,关注电解槽和制氢电源等制氢设备环节公司如石化机械、华光环能、禾望电气等,以及冷却塔和电解槽的海鸥股份。
 
      风险提示:船舶技术路线不确定性;降本不及预期;氢氨醇一体化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关键假设不及预测对成本测算的影响。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氢能 甲醇 绿色航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 2项氢能相关!重大前沿科技成果重磅发布

    7月26日,7项重大前沿科技成果在鄂尔多斯市重磅发布,其中包括两项氢能相关。
    2024-07-30 10:05
  • 40MW!国内最大氢能调峰电站项目备案通过

    近日,黑龙江大庆市40MW氢燃料电池发电项目备案通过。该项目由大庆晨龙氢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63000.0000万元,规划选址位于大庆高新区宏伟化工园区,计划2025年底建成投产。
    2024-07-25 09:51
  • 100多名专家呼吁巴黎放弃使用丰田氢能车:会损害奥运会声誉

    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在即,然而近日,120位科学家、工程师和学者联名撰写一封公开信,呼吁巴黎奥运会组织者放弃把丰田的Mirai作为奥运会官方用车,理由是这种氢动力汽车破坏了赛事的绿色形象。
    2024-07-24 08:57
  • 你与氢能最近的距离,是一辆自行车

    在近日举办的溯驭技术第二届氢能体验日活动上,一款氢能省力自行车吸引了众人关注。这款产品的外形与市面上常见的共享自行车相近,核心差别在于,车体内部装载固态储氢瓶,并采用溯驭技术的整车级电控系统综合解决方案。
    2024-07-22 08:48
  • 氢能“在路上”:中国煤城的“低碳”转型

    在中国持续推进“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孝义市将氢能产业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当地,氢能应用转型已然“在路上”。
    2024-07-19 08:51
  • 聚力突破氢能研发瓶颈

    我国的氢能产业还存在着生产成本高、低碳制氢能力弱、储运风险高、应用场景单一等问题。为此,需从氢能制备、储运、应用技术的创新入手,加大研发力度,确保能源安全。
    2024-07-15 09:40
  • 把氢能变电能,四川造氢燃料电池“在路上”

    四川造氢燃料电池系统陆续上路,在迭代升级的路上寻求创新突破。
    2024-07-11 08:53
  • 激发“氢”动力 氢能产业点燃绿色新引擎

    近年来,我国氢能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可再生能源制氢势头强劲,应用场景加速拓展,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4-07-10 08:39
  • 氢能产业迎来发展热潮,如何规模化应用仍待解

    虽然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日益加快,但总体看,我国氢能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期,氢能产业生态仍不够健全,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还存在瓶颈。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政策的进一步支持、技术的进一步突破,需要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持续投入。
    2024-07-09 09:11
  • 华宝证券:从中长期来看氢能交通推广有助于中游储运环节规模扩大

    华宝证券发布研报称,5月主要省市高纯氢价格保持低位稳定,可再生能源项目数量增加;5月下游加氢站建成与运营持续提升,燃料电池车当月产销量环比提升,科研用、其他可再生氢能消纳规模扩大。当前,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实以及项目的建设完成,绿氢制取
    2024-07-02 09:32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