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电池杂志-电池联盟讯(左右 北京报道) 7月12日,由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邦普汽车循环有限公司(原湖南邦普报废汽车循环有限公司)牵头起草的国内首个关于回收利用检测动力电池的国家标准《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余能检测》(GB/T 34015-2017)(下文简称《余能检测》),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该标准是继《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拆解规范》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又一具有突破意义的国家标准。
《余能检测》是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归口,由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为第一起草单位完成的国内关于车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一项国家标准,属于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梯级利用领域首项国家标准。即使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如电池尺寸多样化、安全性衰减严重、循环寿命难保障,报废回收追溯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但邦普通过不断的实验验证及技术创新,根据电池容量的衰减程度不同,二次应用领域的不同,规划了多层级的梯级利用产品开发体系,在动力电池梯级利用领域中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
广东邦普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3年至2016年,由邦普牵头与整车企业、电池企业、回收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校等专家学者,共同对该项标准进行研制和完善;2017年6月在张家港举办国家标准宣贯会,详细解读了标准条款;2017年7月12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公布《余能检测》,并决定于2018年2月1日开始实施。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迅速增长,带动了动力电池需求量大幅增加。据预测,到2020年,动力锂电池累计保费量将多达12-17万吨,届时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难题。较之于发达国家起步早、相对完善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我国在行业规范上还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获批发布的《余能检测》规定了车用废旧动力蓄电池余能检测的术语和定义、符号、检测要求、检测流程及检测方法,适用于车用废旧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和金属氢化物镍动力蓄电池单体、模块的余能检测。该标准的实施解决了物理放电、检测安全等行业性的发展难题,对规范我国车用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及检测、提高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完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等必将产生重大意义。
事实上,广东邦普在标准立项之前就已经开展了废旧动力电池余能检测的相关实验,同时与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及科研院所保持密切的沟通和交流,为标准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时至今日,广东邦普作为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起草工作组组长单位,也将继续承担重任,积极推动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规范化发展。
此前,在6月29日张家港举办的GB/T 33598-2017《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拆解规范》(以下简称:“拆解规范”)、GB/T 33598-2017《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国家标准宣贯会上,广东邦普就即将发布的《余能检测》也进行了宣贯,从技术的角度对“余能检测”进行了说明,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动力电池生产行业和电池回收行业都引起了反响。
有关专家认为,这次《余能检测》国家标准正式发布,也标志着我们国家在动力电池生产乃至回收标准化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只有在标准的规范下,我们国家锂电池行业才能健康有序发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