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氢气供应模式中,高压储运技术成熟,市场稳定,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高压储运储氢密度低,造成氢气成本中运费占据很大份额,最终导致氢气成本居高不下。
相较于氢气高压储运,低温液态储氢可以大大提高氢气密度,降低储运成本,氢气纯度也可以在液化过程中大大提高,从而保证了燃料
电池的寿命和性能。
4月22日,电池联盟氢能产业调研团队走访了全球领先低温装备制造商——北京中科富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中科富海”)。
中科富海是中科院理化所的产业化公司,立足于大型低温制冷装备的研发与制造,开发了可以满足各种大科学工程20K温区以下的大型制冷机和氦液化装置,打破国外产品和技术的垄断。
为了服务于蓬勃兴起的氢能源事业,中科富海正在研发氢液化、液氢储运及加氢站的全套解决方案。努力降低氢气储运成本,进一步推动氢能源的规模化应用。除此之外,中科富海还积极开展氦气等稀有气体提取设备的研发、销售以及相关气体供应业务,打造全球领先低温装备制造商和气体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目前全球液氢总产能约400吨/天,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亚洲。“美国液氢发展的最好,欧美日韩等国也在逐步推广,我国氢液化相关关键技术和装备正在逐步实现国产化。”中科富海销售经理宁永强介绍到,“氢液化技术运输成本低、效率高,将会是解决氢大规模储运的关键技术。”
据宁永强透露,日、美、德等国已将液氢的运输成本降低到高压氢气的八分之一。以当前情况来看,液氢运输车每次可运输一到四吨液氢,国内氢气现价约为60~80元/千克,当实现10吨/天以上大规模氢液化后,氢气价格有望降到40元/千克以下。“成本下降的前提条件,除了核心设备国产化、利用廉价电和可再生资源和产业形成规模以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国家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宁永强说。
此外,宁永强还提出要充分利用工业副产氢,通过和化工企业合作,将未被有效利用的氢气收集后液化。“中国工业副产氢来源较多,包括焦虑煤气、丙烷脱氢、乙烷裂解、氯碱化工等,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其中,超过200万吨副产氢未被有效利用,若这些氢气通过液化储存再利用,可为5000多座1000千克/天的加氢站供氢。”宁永强解释说。
中科富海研发的1.6吨/天氢液化装置目前已进入集成制造阶段,预计将于下半年开始安装调试。此套装置由中科院理化所和中科富海研发,关键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未来,中科富海还将研发10吨以上氢液化装置的关键技术,为我国氢能产业供氢端提供有力的支持。
(责任编辑: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