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又“联姻”了!
9月5日,宁德时代官方宣布,与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博世集团正式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将在全球范围内为博世48V动力
电池系统提供动力内核。
宁德时代与博世的合作,可谓是强强联手。一个是动力电池制造业“霸主”,一个是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此次双方的“联姻”,无疑是彼此对各自所在领域能力与地位的肯定。
2018年,博世以495.25亿美元的配套营收,连续9年蝉联全球第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宝座。
2019年上半年,宁德时代装机量占据国内前十大企业46%以上,而全国排名前十的电池企业合计装机量为26.6GWh,占总装机量88.6%。
一
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一直是全球人民热议的话题。
无论在中国、日本、韩国、欧洲,还是北美,努力减少车油耗,低排放,一直都是新能源领域奋斗的目标。电动出行,尽快实现电动化,成了各国汽车人发展的主题。
博世总裁Volkmar Denner曾公开表示,由于全球各大汽车厂商对柴油车的需求下降,将导致该公司不得不进行大范围裁员。
因此,市场需求的走向,使得博世不得不对自己的发展路线进行一定的调整。2018年,博世研发总支出73亿欧元,而新能源只占比重5.5%,电动化无疑是调整的重要方向之一。
从博世的战略布局来看,放弃自制动力电池,选择外购,再通过自身相对成熟,且利润率更高的电池管理系统技术,与系统集成能力来为客户提供完整的电池系统。
2018年2月28日,博世集团管委会成员、汽车事业部总裁Rolf Bulander曾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博世不会生产电池单体。理由是投资风险太大。
2月13日,国轩高科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与博世签订采购框架协议,将为其提供锂离子电池、模组和电池包等。这一举动正好印证了博世的态度与战略理念。而此次与宁德时代的合作,更加印证了Rolf Bulander的声明。
博世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德国传统制造企业,成立一百多年了。也是德国工业4.0发起者之一,主要提供传感器、传动与控制、软件与数据分析、机械与机器人等解决方案。
基于丰富的产品线,博世致力于保障所有车型均符合未来排放要求,并提供高性价比混合动力。
2018年,第一代博世48伏电池在无锡投产,生产电池简洁紧凑,还能被动冷却。这意味着汽车制造商可以将电池轻松集成到各自车型中,不再需要配备额外的冷却装置,可省去昂贵的工程开发费用。
此外,除了48伏电池外,博世的48伏系统产品组合还包括DC/DC转换器,以及电机等其他系统组件。
博世方面表示,预计到2025年,全球每年销售的新车中,将会有近20%配备48伏系统和配套电池。
博世也曾考虑过自己生产电池,2017年12月,博世表示正考虑投资200亿欧元研发动力电池项目,使电池产能在2030年达到200GWh。但发现投资风险太大,最后放弃。
在“新四化”背景下,博世放弃自产动力电池,而将时间精力花在智能驾驶和自动化等地,可以说是权衡利弊之后的冷静之举。
据了解,博世准备斥资11亿美元在德国德累斯顿兴建第二家晶圆厂,主要用于生产芯片。而芯片正是汽车自动驾驶和电气化的核心部件,掌握了芯片技术,就相当于掌握了自动驾驶研发的主动权。
目前,博世已拥有驾驶员高级辅助系统所需的全套传感器技术,从辅助驾驶、部分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再到完全自动驾驶,分阶段朝“零事故”迈进。
二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拓展下游客户之外,上游锂矿资源也成了产业链上各家企业争抢的对象。这一点,宁德时代发力十足。
9月4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为保障上游锂矿资源供应,公司拟通过认购增发股份的方式对Pilbara进行战略投资,以每股0.3澳元、总价5500万澳元认购其新发行的1.83亿股普通股,占其本次股份发行完成后总股本的8.5%。
宁德时代表示,未来有意愿与Pilbara开展锂辉石精矿采购、运营及技术支持方面的合作洽谈,通过对Pilbara进行投资,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上游布局,对加强上游锂矿资源储备具有战略意义。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动力电池领域绝对的“霸主”,宁德时代毫不避讳自己布局全球市场的战略“野心”。
2018年7月,宁德时代与德国图林根州州政府签署投资协议,协议内指出,宁德时代将斥资2.4亿欧元在联邦德国图林根州埃尔福特市设立电池生产基地,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的研发与生产,计划于2021年投产,2022年将完成完成14Gwh的产能。
此外,宁德时代曾公开表示,将进一步完善国际化战略布局,且已经在美国、德国、日本设立了子公司,欧洲生产基地也已动土,计划2021年形成部分产能。
据了解,目前与宁德时代有深化合作的国际品牌企业就有宝马、戴姆勒、现代、捷豹路虎、标致雪铁龙、大众,以及沃尔沃等,且获得多个重要项目定点,配套车型将在未来几年内陆续上市。
博世放弃自主生产动力电池,为的是“集中精力”,发力智能领域。而宁德时代的继续海外扩张,则是战略布局,也是应对未来新能源产业变迁的需要。还是那句话,企业如何布局,取决于市场需求导向。
(责任编辑: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