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车企涌入千亿动力电池回收赛道

时间:2022-11-10 17:18来源:电池联盟 作者:子蕊
点击:
随着电池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多家车企盯上了动力电池回收这一赛道。
 
韩国现代汽车集团旗下物流部门Hyundai Glovis日前表示,为依靠内燃机发电的偏远岛屿的居民提供废弃的电动汽车电池,以作为发电装置。Hyundai  Glovis将使用废电池制造储能系统并提供电力。
去年,Hyundai  Glovis曾开发出一个专用平台,用于在一个集装箱中运输不同类型的废旧电动汽车电池。通过采用可变轨道结构调整大小,集装箱可以承载不同形状的电池。
 
而通用汽车(GM)也在近日延长与美国锂离子电池回收商Cirba Solutions的协议,以在2024年之前回收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和在特定通用汽车工厂的制造和研究中产生的电池废料。目前,通用汽车已经回收了100万磅电池废料,且随着电动汽车产量的不断扩大,预计该项目将处理更多的材料。
 
车企纷纷涌入电池回收赛道
 
除了现代和通用,电池联盟注意到,今年以来,多家车企都在加码电池回收这个巨大的蓝海。
 
4月,比亚迪在浙江台州成立了一家电池回收公司,经营范围涉及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等。
 
5月,宝马集团宣布与华友循环携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打造动力电池材料闭环回收与梯次利用的创新合作模式,首次实现国产电动车动力电池原材料闭环回收。
 
7月12日,大众汽车美国公司宣布与Redwood材料公司达成协议,在美国回收大众和奥迪电动汽车的电池。此前,Redwood已经与丰田、福特和沃尔沃建立了类似的合作关系,并与松下内华达州工厂、亚马逊等达成回收协议。
 
9月,汽车投资部门GM Ventures对电池回收公司Lithion Recyclin的A轮融资进行了战略投资,以支持新的GM-Lithion战略合作协议,从而利用 Lithion 先进的电池回收技术实现循环电池生态系统。
 
10月底,造车新势力爱驰汽车与天奇股份及其参股公司万高(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拟在动力电池运营及服务生态体系构建深度的合作关系,携手共建新能源动力电池运营及售后服务体系,促进回收资源化利用产业闭环。
 
此外,上汽集团、吉利、大众汽车、日产、本田等车企也有电池回收方面的布局。
 
千亿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
 
车企的纷纷入局,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电池回收巨大的价值和潜力。
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2年9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149万辆。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达371.3万辆,同比增长98.48%。
 
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增长,带来了大量的动力电池。韩国政府预测,到2030年,每年将有67200块电动汽车电池被丢弃。而我国首批投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也已经陆续达到“退役”阶段。这让电池回收成为新的蓝海市场!
 
天风证券表示,在中性预期下,2030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的市场总规模有望达758.4亿元。其中,梯次利用市场规模达313.5亿元,再生利用市场规模达444.9亿元;乐观预期下,预计2030年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和再生利用市场总规模有望达到1048.9亿元。
 
还有机构预计,到2025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累计137.4GWh,需要回收的废旧电池容量将达到96万吨。
 
不可否认,电池回收对于车企、电池厂、第三方回收机构等来说,是块诱人的“蛋糕”。但是,电池回收行业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第三方回收机构胡乱定价、大部分退役动力电池流入到非正规回收企业及小作坊等。
 
有行业人士认为,动力电池回收的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同时政策上要更加完善,明确各方主体责任,并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电池回收 动力电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 两家车企终止与弗迪电池的合作!

    近日,安凯客车、江淮汽车两家车企各自发布公告,决定终止此前签署合资框架协议。
    2024-05-31 19:01
  • 又有车企公布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

    当地时间4月16日,日产汽车公开全固态电池试生产线的预定设置场所,在生产发动机等的横滨工厂建筑内确保了约1万平方米空间,为搬入设备推进施工。 日产计划2025年3月开始生产全固态电池,目标2028年度实现量产。据日产介绍,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是传统锂离
    2024-04-18 08:43
  • 宁德时代再入股车企,拟合建电芯工厂!

    3月8日晚间,北汽蓝谷公告,为保障动力电池稳定供应,支持产业发展需要,公司拟与北汽产投、北京海纳川共同出资设立平台公司,该平台公司注册资本3.9亿元,其中北汽蓝谷出资5000万元、占比12.82%,北汽产投出资24000万元、占比61.54%,北京海纳川出资10000万
    2024-03-11 22:42
  • 产能严重过剩,多家锂电企业终止上市!

    2024年刚刚过去不到两个月,近期已经有两家公司的IPO终止。与此同时,还有多个锂电项目终止。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又将持续多久呢?
    2024-01-23 17:59
  • 如何看待车企热衷自研电池?

    当前,车企自研电池已成趋势,相关消息不断。
    2023-12-26 17:46
  • 多家企业入局这一新型锂电池负极材料赛道!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近日,亿纬锂能、德方纳米2大电池公司分别申请了与硅有关的负极材料的专利。其中,亿纬锂能申请一项名为“一种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二次电池“;德方纳米申请一项名为“含高熵合金相的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2023-12-05 18:03
  • 大手笔!车企将斥资100亿元投资动力电池

    长安汽车日前在公告中表示,已组建了先进电池研究院,拥有电池研发人员1200余人,其中包括高级专家、顶尖学术人才125人。未来,还将投入100亿元资金,到2024年电池团队达到3000人。
    2023-11-28 17:35
  • 锂电企业纷纷涌入,这一赛道迎风口!

    11月22日晚,劲嘉股份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劲嘉新源拟出资1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深圳劲嘉聚能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简称“劲嘉聚能”),负责复合铝箔的研发、生产、销售业务。
    2023-11-24 18:14
  • 车企自研电池靠谱吗?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市场对于动力电池的需求迅速增大,看好该领域的前景,越来越多相关产业链企业或“跨界”选手开始进行电池研发。如最近长安、广汽等车企就公布了各自的自研电池计划。
    2023-11-23 17:43
  • 又有车企加入!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上车提速

    又有车企加入!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上车提速 原创 子蕊 电池cbu 2023-11-03 18:16 发表于北京 图片 今年8月,宁德时代正式发布神行超充电池。此后,多家车企宣布搭载该电池的计划。进入10月,宁德时代更是与三家车企签订合作协议,近日,岚图汽车也宣布将与
    2023-11-05 10:43
专题
相关新闻
  • 两家车企终止与弗迪电池的合作!

    近日,安凯客车、江淮汽车两家车企各自发布公告,决定终止此前签署合资框架协议。
    2024-05-31 19:01
  • 又有车企公布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

    当地时间4月16日,日产汽车公开全固态电池试生产线的预定设置场所,在生产发动机等的横滨工厂建筑内确保了约1万平方米空间,为搬入设备推进施工。 日产计划2025年3月开始生产全固态电池,目标2028年度实现量产。据日产介绍,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是传统锂离
    2024-04-18 08:43
  • 宁德时代再入股车企,拟合建电芯工厂!

    3月8日晚间,北汽蓝谷公告,为保障动力电池稳定供应,支持产业发展需要,公司拟与北汽产投、北京海纳川共同出资设立平台公司,该平台公司注册资本3.9亿元,其中北汽蓝谷出资5000万元、占比12.82%,北汽产投出资24000万元、占比61.54%,北京海纳川出资10000万
    2024-03-11 22:42
  • 产能严重过剩,多家锂电企业终止上市!

    2024年刚刚过去不到两个月,近期已经有两家公司的IPO终止。与此同时,还有多个锂电项目终止。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又将持续多久呢?
    2024-01-23 17:59
  • 如何看待车企热衷自研电池?

    当前,车企自研电池已成趋势,相关消息不断。
    2023-12-26 17:46
  • 多家企业入局这一新型锂电池负极材料赛道!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近日,亿纬锂能、德方纳米2大电池公司分别申请了与硅有关的负极材料的专利。其中,亿纬锂能申请一项名为“一种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二次电池“;德方纳米申请一项名为“含高熵合金相的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2023-12-05 18:03
  • 大手笔!车企将斥资100亿元投资动力电池

    长安汽车日前在公告中表示,已组建了先进电池研究院,拥有电池研发人员1200余人,其中包括高级专家、顶尖学术人才125人。未来,还将投入100亿元资金,到2024年电池团队达到3000人。
    2023-11-28 17:35
  • 锂电企业纷纷涌入,这一赛道迎风口!

    11月22日晚,劲嘉股份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劲嘉新源拟出资1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深圳劲嘉聚能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简称“劲嘉聚能”),负责复合铝箔的研发、生产、销售业务。
    2023-11-24 18:14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