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淮海弗迪钠
电池科技(徐州)有限公司“年产15GWh钠离子
电池项目”备案,并获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批复。
这标志着比亚迪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又有了新进展!
比亚迪的钠离子电池布局
2020年,为了进一步做强产业链,比亚迪正式分拆其电池板块,成立了弗迪电池。
2022年11月8日,比亚迪与江苏省徐州市政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旗下动力电池子公司弗迪电池与徐工集团签署合作协议。通过合作,比亚迪计划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新的动力电池工厂。
2023年6月,弗迪电池与淮海控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合资公司方式在徐州经开区共同建设钠电池生产基地,共同打造全球最大的微型车钠电系统配套商。
2023年11月18日下午,淮海控股集团与弗迪电池签约百亿钠离子电池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年产能30GWh。当日还举行了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淮海控股集团、弗迪电池有限公司“钠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协议签约仪式”,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钠创新能源有限公司“浙江钠创钠离子正极材料项目签约仪式”。
今年1月4日上午,2024年徐州市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启动会暨比亚迪(徐州)钠离子电池项目开工活动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为项目所在的徐州经开区打造千亿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为徐州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示范城市注入新的强劲动能。
企查查显示,今年4月30日,淮海弗迪钠电池科技(徐州)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金明,注册资本为5亿元,经营范围包含:电池制造;电池销售;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等。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比亚迪全资子公司弗迪电池有限公司、淮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持股,持股比例分别为51%、49%。
比亚迪在钠离子电池领域的现状
那么,比亚迪目前在钠离子电池领域有哪些进展呢?
去年7月14日,在第二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上,比亚迪储能及新型电池事业部总经理尹小强就表示,比亚迪已具备150Ah刀片钠电芯的生产能力,20MWh“钠电魔方柜系统”在南宁青秀工业园已投入试运行。
尹小强指出,目前,在钠离子电池方面,比亚迪采用的是层状氧化物和聚阴离子体系双线并行策略。聚阴离子体系钠离子电池具有循环寿命长、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势,适用于大型储能领域。层状氧化物体系钠离子电池则具有能量密度较高、成本较低、快充、低温性能强等优势,适用于对续航里程要求较低的A00级或A0级乘用车、两轮车等领域。
在钠电正极材料开发规划方面,比亚迪目前层状氧化物材料的能量密度达到140Wh/kg,循环次数达到3600次;到2023年底聚阴离子材料的能量密度达到110Wh/kg,循环次数达到6000次;2024年预计层状氧化物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循环次数达到4500次,聚阴离子的能量密度达到130Wh/kg,循环次数达到8000次;2025年预计层状氧化物能量密度达到180Wh/kg,循环次数达到6000次,聚阴离子的能量密度达到150Wh/kg,循环次数达到10000次。
尹小强认为,2024年对于钠离子电池会迎来一个非常好的拐点,钠电成本会低于锂电成本,尤其在储能应用上,2025年希望有更大幅度的成本下降。
此外,今年3月,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比亚迪取得一项名为“钠离子电池单体、车辆“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0627883U,申请日期为2023年8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钠离子电池单体和车辆。钠离子电池单体包括:外壳、顶盖板和正极组件;顶盖板设置在外壳的开口处,顶盖板与外壳密封且电连接;正极组件用于电连接,正极组件设置在顶盖板上;正极组件与顶盖板构造为铝制的单个整体构件。本实用新型在通过将正极组件集成到顶盖板上,以减少结构件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2030年钠电池需求或达378GWh
近年来,凭借资源丰富、成本低、安全等优势,钠离子电池受到市场追捧,并吸引了宁德时代、比亚迪、孚能科技、蜂巢能源等多家电池龙头企业涉足该领域。
钠离子电池市场巨大。根据浙商证券研究所对钠离子电池总体市场规模预测,预计2025年钠离子电池需求总量可以达到88GWh,2030年钠离子电池需求可以达到378GWh。
还有机构预计,2025年国内钠离子电池需求有望达到32.9GWh,对应市场空间约203.7亿元;预计2027年国内需求有望达到137.3GWh,对应市场空间约824亿元。
与此同时,钠离子电池的应用场景也将日趋丰富。信达证券研报指出,2023年至2025年钠离子电池有望迎来快速增长,预计钠离子电池2025年在电化学储能领域、电动两轮车领域以及A00级
电动车领域渗透率将分别达到15%、5%和10%,对应2025年钠离子电池需求量将达到57.77GWh。
对于钠离子电池产业未来几年的趋势,有机构预测,2024年将有超5家钠电池企业完成5GWh钠电池产能;到2025年,钠离子电池价格有望至0.45元/Wh左右,2027年有望在0.3—0.35元/Wh左右,与磷酸铁锂电池基本持平。总体来看,国内钠离子电池产业2027年后将进入爆发时期。
还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中国而言,2035年前后,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在车端应用比例会增长,预计将达到10%或更高。而钠离子电池在储能电池领域会占有一定的市场地位。
(责任编辑: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