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据上海钢联消息,比亚迪招标负极材料按照上次招标价格均价上浮10%-15%,单价上涨1500元-2000元/吨。截至6月5日下午,预计招标量在13万吨左右。
据悉,涨价源于年前招标订单价格过低,企业面临亏本生产,多数订单难以执行。对于涨价幅度,有业内人士表示:“本来亏的,涨一点,不亏而已”。
还有中标企业人士表示,相当于小幅上调,属于超跌的修复,不同产品基数不一样,对应的涨幅不同。
据SMM最新报道,截至6月6日,本次招标结果并未出台,但行业最为关注的价格走势信息经SMM调研已得到确认:相比较2023年底跌破生产成本的超低招标价,本次招标价格有所上调,回归正常市场价格区间。
6月7日,百川盈孚中国锂电负极市场参考价格为33138元/吨,较上一工作日暂稳,目前负极材料市场整体恢复速度表现尚可,主流负极材料大厂多接近满负荷运行,部分中小型负极企业装置负荷增加,随着企业出货量上行,库存压力有所减轻。
实际上,这已经是今年第二次传出负极材料价格上涨的消息。早在今年4月初,市场上消息称,比亚迪给负极头部厂商的超低价订单涨价,涨价幅度大致在10%。有观点认为,此涨价仅是相对于此前业内超低价的合理回归,并非行业逆转信号。
当时,负极头部厂商璞泰来表示,部分负极材料产品的价格上涨,能够部分缓解负极材料企业的盈利压力,但行业整体仍处于阶段性供过于求的状态,头部企业有望迎来新一轮机遇。公司判断,负极业务单位盈利最差的阶段已经过去,整体预计将呈现逐季向好的趋势。
从锂
电池整体的产业链来看,锂
电池产业链上游大致可分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四个主要部分。负极材料主要为天然石墨、焦碳和碳纤维等,目前比较先进的负极层状石墨颗粒已采用纳米碳,负极成本占比约为6%。
值得注意的是,正极材料、电解液价格的下跌的成本,能够借由锂盐价格的下跌摊薄,但是负极材料企业人造石墨原材料和石墨化加工费等成本由于结构的下跌空间相对较小,因此,同样大幅度价格下跌的情况下,负极材料企业承受更大的盈利承压力。
那么,机构和企业对负极材料价格的未来走势又持何观点呢?
SMM6月7日发表的报告指出,本周负极材料价格持稳。成本方面,石墨化外协价格低迷,当前石墨化代工企业多以承接订单为主,议价权较弱,同时石墨化降本空间较为有限,整体价格变动较小。需求方面,六月订单差异情况明显,行业整体呈两极分化。当前下游头部电芯企业招标,价格较前期极低价格有所回升,回归市场价格区间,负极材料当前降本空间有限,多数企业产品盈利空间较低甚至已经亏损,下游企业为保证供应稳定与产品质量,压价力度有所放缓,但同时负极材料价格回升动力不足,因此预计后续负极材料价格持稳。
华创证券表示,锂电材料历经过去6个季度去库周期,正极、负极等环节历经多个季度亏损,去年很多计划产能也并未如期投产,展望下半年排产将迎来历史最好时点。从各环节产能利用率来看,铁锂负极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较高,量、价都有较大弹性。
2023年,受下游需求增速放缓影响及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影响,锂电中上游材料价格大幅下滑,业内企业业绩普遍承压。尚太科技表示,负极价格进一步下降的空间较小。
“2024年负极材料供应端仍处于产能结构性过剩的状态,但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去库存结束,市场需求预计会有所回升。”今年5月,尚太科技在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负极材料价格在2024年有望得到一定修复,销售量预计将有一定提升。
在尚太科技看来,当前负极材料总体增长放缓,而整体产能规模仍处于较高水平,未来业内企业将进一步分化。该公司称,未来锂电的市场规模还是会维持增长态势,只是各家企业增长速度会有所差异。
在此之前,尚太科技曾就2024年的负极价格走势进行预测,并直言市场情况较为复杂。一方面,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企业产能利用率两极分化严重;另一方面,下游客户及终端市场处于调整当中,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负极价格将随着市场波动,逐渐呈现“触底反弹”的态势,行业整体价格有望得到一定修复。
6月6日晚间,全球负极材料龙头贝特瑞接待了多家机构的调研,谈及如何看待近期下游客户招标负极材料涨价时,贝特瑞表示,下游电池厂商对负极材料的涨价是正常的商业行为,能够促使负极材料价格回归到相对合理盈利空间,部分缓解负极材料企业的经营压力,也有利于促进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总之,未来锂电产业还是呈发展趋势,伴随着三四季度的新能源车市出货旺季,锂电产业出货旺季也将到来,也同时带动负极材料相应需求的增长。对于负极材料企业来说,提高技术、开发新产品才是需要考虑的事情!
(责任编辑: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