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亿美元市场 + 54% 全球份额!王杰三大倡议擘画产业新未来

时间:2025-09-04 13:58来源:未知 作者:子蕊
点击:

在刚刚过去的2025全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峰会暨第十三届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会议上,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促进会执行会长、北京绿色智汇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王杰受峰会组委会邀请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辞,她从产业数据、阶段特征、现存挑战到未来倡议,全面解读了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现状与前景。

编辑

数据见证产业成长:从规模到价值的跨越

致辞中,一组组亮眼数据勾勒出全球及中国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蓬勃态势。据GMI统计,2024 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回收市场价值已达72亿美元,其中中国锂电池回收量贡献了全球54%的份额,彰显中国在该领域的核心地位。

未来增长潜力同样可观,预计未来十年锂电池回收市场复合年增长率将超20.6%。在产能布局上,我国进展迅猛,截至2024年底,白名单企业的梯次利用和回收拆解名义产能总计达423.3万吨/年,其中梯次利用产能204.2万吨/年,回收拆解利用产能219.1万吨/年,为产业发展筑牢硬件基础。

王杰指出,从这些数据不难判断,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已完成“规模导入”阶段的积累,正式迈入“质效并举”的全新发展阶段,且这一转变主要体现在四大维度。

四大变化凸显质效升级:政策、技术、模式、安全协同发力

政策标准持续完善,监管数字化全覆盖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追溯体系不断升级,尤其是“电池护照”的推广,实现了电池回收全链条的数字化监管,让每一块电池的流向可查、去向可溯,为产业规范发展划定清晰边界。

技术迭代突破关键,多指标同步优化

精准拆解、智能预处理、EIS 无损检测、低碳湿法 / 固湿耦合、材料原位修复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推动动力电池回收率、回收材料纯度显著提升,更让碳足迹指标持续优化,兼顾环保与效率双重目标。

商业模式逐渐清晰,“双轮驱动” 成主流

梯次利用与再生利用“双轮驱动”的模式愈发成熟,电池银行、电池租赁等创新模式不断深化探索,闭环供应链体系与长期直采机制已初步形成,为产业可持续盈利提供多元路径。

安全合规提质增效,风险防控网更严密

网络化回收体系逐步完善,分级分类处置流程愈发规范,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治理水平持续强化,全方位筑牢产业安全防线,保障回收环节每一步都合规可控。

编辑

正视挑战谋发展:以协同创新破局前行

尽管产业成绩斐然,但王杰也清醒地指出当前行业面临的四大挑战:资源分散导致回收效率受限、运营成本高企压缩利润空间、收益稳定性不足影响企业积极性、碳核算标准不统一阻碍行业协同。

面对这些难题,他强调,唯有以更高标准推进协同创新与国际合作,才能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而本次峰会以“创新驱动・绿色循环,共建电池回收新生态” 为主题,正是瞄准全球政策趋势、技术前沿、设备创新与ESG管理等热点,深入探讨全球产业链协同、跨国回收网络构建及中国企业海外布局,旨在推动政策、技术、市场深度融合,助力全球电池回收网络建设。

三大倡议定方向:高质量、低碳化、国际化成主旋律

在致辞的关键部分,王杰结合对产业未来的判断—— 高质量、低碳化、国际化将成为核心主旋律,技术、数据与规则将构成新“基础设施”,向全行业同仁提出三大倡议:

倡议一:构建闭环生态与长期机制

以主机厂、电池企业、回收与材料企业为核心主体,建立数据互联、标准互认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分级回收、分级利用与质量分级评价体系,全面提升产业链韧性与资源保障能力,让产业生态环环相扣、稳定运转。

倡议二:夯实技术基础与低碳能力

始终坚守 “安全为先、价值最大化、碳最优” 原则,加速推动精准拆解、EIS 无损判定、智能预处理、短流程再生等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同时构建覆盖全链条的碳核算体系与第三方核证机制,让低碳理念贯穿产业发展始终。

倡议三:完善规则体系与国际协同

深化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与全流程追溯管理,积极推动标准与认证的跨区域互认。重点在欧洲、中东、东南亚、非洲等 “一带一路” 相关地区,布局合规回收网络与区域中心,持续提升中国方案的全球影响力与规则塑造力。

编辑

平台助力,共启新程:促进会将持续赋能产业

最后,王杰代表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促进会承诺,将继续发挥平台桥梁作用,联合各方共建标准与白皮书发布、技术交流、ESG 与安全评价、人才培养等多元化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她呼吁全体行业同仁以本次大会为新起点,凝聚共识、协同创新、务实落地,推动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从要素驱动迈向创新驱动。

本次峰会的召开,不仅为全球动力电池回收领域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更明确了产业未来的发展路径。随着政策、技术、模式的持续优化,以及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必将在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全球动力电池回收即将迎来发展的春天,现在正是入局行业的好时机!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促进会正在开展废旧电池处理处置师培训,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培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 2025 全球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峰会暨第十三届退役动力电池回收会议报到通知

    2025 全球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峰会 第十三届退役动力电池回收会议 各相关单位: 2025 全球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峰会暨第十三届退役动力电池回收会议 将于 2025 年 8 月 30 日至 31 日在深圳南头古城秋果 S 酒店召开。为确保各位嘉宾顺利参会,现将报到及会议相关事
    2025-08-13 09:26
  • 北京充换电展:超充、V2G 与商用车补能重构能源补能新生态

    超充技术规模化落地:破解补能焦虑的关键突破 2025 年北京国际充换电展上,超充技术成为最受关注的焦点。河南森源电气展示的 1.2 兆瓦全液冷分体式充电桩,凭借 10 分钟补能 400 公里的技术突破,已在物流园区投入试点。该充电桩采用全液冷散热技术,单枪峰
    2025-08-13 09:29
  • 欧盟电池法延期两年:中国企业的战略缓冲与长期博弈

    PART 01政策调整的官方依据与立法进程 编辑 2025 年 5 月 21 日,欧盟委员会在第四批 简化综合方案 中正式提出,将《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EU)2023/1542 中的供应链尽职调查义务生效日期从 2025 年 8 月 18 日推迟至 2027 年 8 月 18 日。这一调整通过文
    2025-08-07 08:35
  • 中国电池企业强攻欧洲合规战场:从碳足迹到回收网络的全链条破局,一场会议让读懂动力电池会议

    一、碳足迹管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破局 编辑 1. 宁德时代:收购 AR 资质抢占合规高地 在欧盟《新电池法》EPR(生产者责任延伸)注册大限逼近之际,宁德时代通过战略收购德国本地检测机构,成为首家获得 AR(授权代表)资质的中国电池企业。这一资质不仅使其
    2025-08-20 08:32
  • 本周新能源大事件:技术突破与市场震荡共振 新能源电池行业本周迎来多维变革

    - 01 -市场动态 1 价格波动与供需博弈 本周电池级碳酸锂现货价格呈现 先抑后扬 走势:8 月 18 日受江特电机复产消息影响,价格跌至 80,980 元 / 吨;随后因宁德时代江西枧下窝锂矿停产(月产能 1 万吨)及江西 8 家锂矿需在 9 月 30 日前完成矿种变更储量报
    2025-08-24 19:37
  • 碳酸锂期货暴跌 8%:供应预期逆转下的市场情绪地震

    一、市场动态:单日暴跌 8% 的背后逻辑 2025 年 8 月 20 日,上海期货交易所碳酸锂主力合约(2511)单日暴跌 8%,收于 80980 元 / 吨,创近三个月最大跌幅。这一剧烈波动彻底逆转了此前因宁德时代枧下窝矿区停产传闻引发的上涨行情 8 月 11 日该合约曾以涨停
    2025-08-22 11:02
  • 绿电直连实现新能源就地消纳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是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模式的规则框架。 绿电直连的规模化扩围是场系统性变革,需要技术突破、制度创新、利益重构协同推进。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
    2025-08-12 14:30
  • 本周新能源资讯汇总

    编辑 - 01 -技术突破:固态电池跨界突袭,人形机器人迎来能源革命 1. 孚能科技全固态电池送样头部机器人客户 8 月 6 日,孚能科技宣布已向某头部人形机器人客户送样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 350Wh/kg,适配机器人高倍率放电与小型化需求。该电池采用硫
    2025-08-11 08:36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