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产业期待更多政策支持

时间:2025-03-24 21:36来源:未知 作者:子蕊
点击:

近日,氢能产业迎来又一可喜进展——“氢腾”燃料电池产品设备在南极成功发电,实现氢能技术全球首次在南极环境下的应用。
这是我国氢能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放眼全国,从辽宁绿醇生态构建、成渝氢走廊协同,到山东氢能高地打造、海南绿氢船舶示范,区域特色与全国“一盘棋”的统筹相得益彰。
尽管如此,氢能产业仍处于规模化破晓前夜。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指出,氢能产业发展还存在政策不连续、设备成本高昂、标准欠缺等突出问题,亟需政策、技术、市场多方协同发力,让氢能产业真正“跑”起来。
■■ 政策连续性待进一步提升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零碳能源,具有原料、燃料和储能介质等多重属性,是重要的“能源连接器”。在“双碳”目标下,各地纷纷将氢能产业作为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
天能集团控股董事长张天任称,目前,我国已基本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包括制氢、储运、加注和应用的氢能产业链。特别是在制氢环节,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仅2022年,全国氢气年产量就超3500万吨,已规划建设超300个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72个在建、建成的项目,总产能超20万吨/年,在氢能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
自2022年《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发布以来,国内氢能产业从早期交通领域的燃料电池示范应用,逐渐向产业链上游制氢、储氢、运氢及加氢侧重布局,有效推动了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尤其是2024年11月,氢能作为能源属性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氢能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我国出台了相关的氢能政策,但这些政策相对宏观。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薛济萍坦言:“当前,氢能相关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记者注意到,薛济萍反映的这一问题,道出了氢能行业大部分人的心声。
早在2020年9月,为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并于2021年12月底,批复京津冀、上海、广东、郑州、河北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示范期为四年,示范期间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入围的城市群按照预期目标完成情况给予奖励。此项政策大大加快了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生产以及加氢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年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就要期满了。”薛济萍说,但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关的衔接政策。
对此,张天任也持类似看法。他认为,目前氢能产业缺少专职机构,没有形成政策合力。虽然氢能已经成为国家能源体系组成部分,但缺少更高层级常设机构保障政策实施的稳定性。
■■成本居高不下仍是难题
业内反映,制造成本居高不下,市场需求不足,导致氢能的市场接受度偏低。
“目前,我国绿氢、绿醇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期,此阶段绿氢、绿醇的经济性与传统能源及原料相比还有一些差距,其绿色低碳价值有待体现。”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说。
谈及氢能及燃料电池的示范应用,张天任表示,“氢燃料电池的商业模式受购置成本、使用成本和售后成本制约,目前仍不能完全实现市场化。”
“导致绿氢成本高的因素主要为电价和生产设备。”薛济萍分析称。
随着行业竞争和技术进步,电解槽、储运等关键设备成本将逐年降低,为未来绿氢替代传统能源提供了可能性。
薛济萍建议,现阶段政府可以出台补贴政策,重点向制氢端倾斜。直接对绿氢生产企业进行资金支持,将成为降低绿氢生产成本的关键。如按生产量给予财政补贴,可为绿氢在交通、电力、工业等领域的市场推广提供保障。
■■建议实行灵活电价机制
氢能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政策、技术、市场等多方协同发力。
在体制机制方面,张天任建议成立国家氢经济工作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统筹协调氢能产业发展,制定氢能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对此,薛济萍也呼吁,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并出台衔接政策,以确保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例如,可以延续或优化现有的‘以奖代补’政策,根据产业发展实际情况,调整奖励标准和条件,鼓励更多城市和企业参与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应用,进一步加快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生产以及加氢基础设施建设。”
钟宝申则提出,针对利用可再生能源就近制取绿氢、绿醇的项目,可实行灵活电价机制,如取消项目使用的可再生能源电力过网费,破除绿氢、绿醇产业化发展的成本障碍。
除了政策外,业内还建议,要优化行业标准法规。“建议从国家部委办局层面,统一标准及审批口径;对于固态储氢、高压气态、液氢及有机液体储氢,根据技术特点,出台不同的标准法规,以促进产业的安全可控发展。”张天任说。
张天任还呼吁,要加强对关键材料的支持力度,促进国产化材料水平提升,确保产业链自主可控。同时,加强对关键零部件(膜电极、双极板)的支持力度,促进性能水平提升前提下的技术降本,并持续推动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及寿命提升,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 打造中国北方氢能产业新高地 超40亿元14个氢能重点项目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签约或投产

    3月14日上午,青岛市氢能产业园第二次集中签约暨重点项目投产(启用)活动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举行,总投资超40亿元的14个氢能重点项目签约或投产,青岛市氢能产业园氢能全产业链打造提速升级,氢能大厦、氢能国际会客厅同步启用,华旺产业研究院同步揭牌,
    2025-03-16 08:31
  • 明阳氢能与重塑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月5日,北京明阳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阳氢能)与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2570.HK,以下简称重塑能源)在上海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结合各自在氢能领域的优势资源和发展愿景开展全方位合作,以技术驱动+生态共建为核心理念,共绘氢能
    2025-03-07 08:43
  • 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落地,70亿

    近日,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签约发布仪式在杭州举行。 编辑 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总规模70亿元 ,注册于 杭州 ,是 4+1专项基金群 规模最大、期限最长 的一支产业集群基金。基金重点投向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涵盖关键材料及零部件、整车制造、汽车后市场等
    2025-02-20 08:26
  •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瑞浦兰钧全固态电池技术加速发展

    在国家双碳战略和新质生产力的指引下,锂电池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锂电池行业的领军企业,瑞浦兰钧凭借其在全固态电池技术上的深厚积累,成功入围浙江省2025年度尖兵领雁+X科技计划公示名单,为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 瑞浦兰钧能源股
    2024-12-16 17:45
  • 只要资方搞懂三类方向,就敢投资中国氢能和燃料电池

    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作为低碳和零碳能源正在脱颖而出。21世纪,中、日、美、韩等国家都在制定氢能发展规划,目前我国已经在氢能领域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 氢能能够得以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的大力投资,是他们推动着氢能产业在中国的布局
    2018-07-12 15:39
  • 私募基金逐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资本嗅觉敏锐。记者注意到,2018年以来,已经有近10只以“新能源汽车”为主题投资的私募基金,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备案。
    2018-04-03 13:47
  • 产业链闭环成电池厂商新战略 骆驼股份溢价收购湖北金洋扩充规模

    公告显示,湖北金洋已形成年处理废铅酸蓄电池30万吨、年产铅及铅合金25万吨、铝合金10万吨的能力,这也意味着此次收购完成后,骆驼股份废旧铅酸电池回收规模将扩大一倍以上。
    2018-03-21 10:26
  • 锂电产业链并购潮加剧 动力电池行业洗牌压力加大

    2018年,动力电池行业的资源将进一步集中已经成为共识,而通过产能扩张和兼并收购,来布局从材料到动力电池整车供应链的整条产业链,也已成为现有电池巨头和新进入投资者的共同选择。
    2018-03-02 15:59
  • 盐湖提锂产品已进入动力锂电产业链 6股或受益

    全球已查明的锂资源储量为3400万吨,青海盐湖的锂资源占全球锂储量的60%以上,在我国,80%的锂资源集中在青海。
    2018-01-10 11:42
  • 动力电池产业投资机遇:铝塑膜迎来上升通道

    锂电池主要有三种封装形式,圆柱钢壳、方形铝壳和铝塑膜软包。铝塑膜软包相比同等容量的钢壳锂电池重量轻40%,较铝壳锂电池轻20%,在同等重量下可节约空间20%以上,从而提升电池的比能量。根据近年我国锂电池三种封装类型的产量来看,软包占比2016年已经达
    2017-12-23 15:48
专题
相关新闻
  • 打造中国北方氢能产业新高地 超40亿元14个氢能重点项目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签约或投产

    3月14日上午,青岛市氢能产业园第二次集中签约暨重点项目投产(启用)活动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举行,总投资超40亿元的14个氢能重点项目签约或投产,青岛市氢能产业园氢能全产业链打造提速升级,氢能大厦、氢能国际会客厅同步启用,华旺产业研究院同步揭牌,
    2025-03-16 08:31
  • 明阳氢能与重塑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月5日,北京明阳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阳氢能)与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2570.HK,以下简称重塑能源)在上海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结合各自在氢能领域的优势资源和发展愿景开展全方位合作,以技术驱动+生态共建为核心理念,共绘氢能
    2025-03-07 08:43
  • 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落地,70亿

    近日,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签约发布仪式在杭州举行。 编辑 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总规模70亿元 ,注册于 杭州 ,是 4+1专项基金群 规模最大、期限最长 的一支产业集群基金。基金重点投向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涵盖关键材料及零部件、整车制造、汽车后市场等
    2025-02-20 08:26
  •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瑞浦兰钧全固态电池技术加速发展

    在国家双碳战略和新质生产力的指引下,锂电池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锂电池行业的领军企业,瑞浦兰钧凭借其在全固态电池技术上的深厚积累,成功入围浙江省2025年度尖兵领雁+X科技计划公示名单,为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 瑞浦兰钧能源股
    2024-12-16 17:45
  • 只要资方搞懂三类方向,就敢投资中国氢能和燃料电池

    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作为低碳和零碳能源正在脱颖而出。21世纪,中、日、美、韩等国家都在制定氢能发展规划,目前我国已经在氢能领域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 氢能能够得以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的大力投资,是他们推动着氢能产业在中国的布局
    2018-07-12 15:39
  • 私募基金逐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资本嗅觉敏锐。记者注意到,2018年以来,已经有近10只以“新能源汽车”为主题投资的私募基金,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备案。
    2018-04-03 13:47
  • 产业链闭环成电池厂商新战略 骆驼股份溢价收购湖北金洋扩充规模

    公告显示,湖北金洋已形成年处理废铅酸蓄电池30万吨、年产铅及铅合金25万吨、铝合金10万吨的能力,这也意味着此次收购完成后,骆驼股份废旧铅酸电池回收规模将扩大一倍以上。
    2018-03-21 10:26
  • 锂电产业链并购潮加剧 动力电池行业洗牌压力加大

    2018年,动力电池行业的资源将进一步集中已经成为共识,而通过产能扩张和兼并收购,来布局从材料到动力电池整车供应链的整条产业链,也已成为现有电池巨头和新进入投资者的共同选择。
    2018-03-02 15:59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